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3965 6
2016-10-12
【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特的核心理论是什么?】奥列佛·哈特(Oliver Hart)原籍英国,出身名门望族,其祖上是有名的银行家,父亲是著名的结核病研究专家。但哈特似乎对银行业不感兴趣,也无意子承父业,而是对数学表现出了更大的兴趣。
1993年,哈特离开了工作十年的麻省理工,来到了坎布里奇小镇上的另一所顶级学府——哈佛大学,并一直工作到今天。
奥列佛·哈特是产权学派企业理论的主要开创者。他和格罗斯曼、摩尔等学者一起提出的产权理论已经成为了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并在公司金融、政治理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什么是不完全契约呢?哈特教授是这样阐释的:第一,由于世界总是充满了不确定,因此人们总不可能预料到未来的所有情况;第二,即使人们可以预料到未来的所有情况,签约双方也难以用共同的语言将这些写入合约;第三,即使签约双方可以达成一致,他们也很难将契约的内容交与第三方裁决。

举个杜撰的例子,假设一个不爱吃辣的人去餐馆吃饭,点菜前就要问服务员:“这菜到底是不是很辣啊?”服务员说:“不辣。”于是此人就放心点菜了。但菜上来一尝,却发现辣得不行!于是,此人拒绝付款。此时,如果双方诉诸法院,那法院也没有办法公正裁决,因为法官也不可能说清楚什么叫辣,什么叫不辣。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不完全契约的主要思想:用餐者到餐馆点菜的过程,就是一个缔结契约的过程。用餐者不能预期到餐馆的菜有多辣,这就是不完全契约的第一层意思。用餐者和服务员可能都知道某个程度的辣,但由于用餐者怕辣,服务员不怕辣,所以两人对同一个客观的辣度有完全不同的判断,这就体现了不完全契约的第二层意思。即使双方达成了共识,认为菜是不辣的,但在发生争执时,作为第三方的法院也无法根据这个共识进行裁决,这就体现了不完全契约的第三层意思。

既然契约本身总是不完全的,这就给了签约的某一方事后“敲竹杠”或从事机会主义行动的机会。而考虑到这一点,签约双方可能在事先就不可能达成契约。显然,这会严重影响社会的整体效率。

那怎么才能解决契约的不完全问题呢?在上期中我们介绍过威廉姆森教授开出的药方,即实行“一体化”。如果两家有争议,那就干脆两家并一家,一家人总不会说两家话了吧。遗憾的是,这种观点还真不一定对,“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在很多情况下都被证明为错误的。事实上在很多时候,将一家企业变成另一家企业的雇员后,并不能减少其机会主义的行为,扯皮、敲竹杠的现象同样会存在。为了克服威廉姆森理论中的困境,哈特教授提出了“剩余控制权”的概念。

“剩余控制权”是一种很大的权力——只要契约里没有完全明确的权力,拥有“剩余控制权”的一方都可以自行裁决。传说在前苏联的革命先驱起草布尔什维克党章的时候,有人认为党章太过模糊。但列宁解释说:“党章的文字模糊正说明了布尔什维克的力量”——一旦需要,布尔什维克可以随时对党章的条文进行解释,以适应客观形势的变化。这个例子,其实是对“剩余控制权”的很好阐释。

在哈特的理论中,“剩余控制权”就等同于所有权。很显然,当契约不完全的情况下,所有权的不同分配方式会影响签约双方事前的投入状况。举个通俗的例子,旧社会我国民间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说法。那时候,妇女地位低下,在婚姻这个契约达成后,“剩余控制权”完全在男方家庭。这样,在结婚之前,女方的家长完全没有对其投入的激励,这就造成了长期以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情况。

和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一样,哈特的产权理论也试图对于资本结构、公司治理等问题进行解释。沿用一贯的观点,产权理论将公司的融资过程看成一个契约缔结的过程,企业的经营者通过股票或债券进行融资,并且根据以上提到的三个原因,这个契约不可能是完全的,按照哈特和摩尔在一篇论文中的提法,即“企业的收益流是不能被证实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经营者就有可能对企业的资金进行“盗取”——花企业的钱买1200万的吊灯也好,为自己买专机也好,反正企业家总有办法用企业的钱做自己的事。

面对这种可能,为了尽可能防止企业经营者的资金盗取行为,应该采用什么财务工具进行融资呢?哈特德答案是对企业约束最“硬”的债券。“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如果钱都是借的,到了期总要还,不还就要你破产!由于破产清算对企业的经营者造成了巨大的惩罚威胁,因此可以有效减少经营者“盗取”资金的行为。

在强调了破产清算权的重要后,哈特等人进一步研究了企业不能履约时的最佳破产程序。哈特等人意识到,由于企业可能有很多债权人,他们可能展开无效率的竞争,从而导致不必要的浪费。因此,控制权不能简单移交给债权人,而要设计一套恰当的程序来指导债权人之间的谈判。哈特等人建议,应当把债权人变成股东,然后通过投票原则来决定企业的未来。债转股——不知道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这一招是否是从哈特那里学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10-12 07:13:07
文章来源:经济学家圈
文章作者:陈永伟(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主任助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12 20:13: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30 09:43:41
支持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30 09:47:55
经济史外行 发表于 2016-10-12 20:13
获得诺奖的经济学理论,总是越来越复杂、价值却越来越小。

后来者,也只能满足于这种情况。
多数还是边际意义上的贡献,要想惊天动地的发现很难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30 09:48:23
水调歌头 发表于 2016-10-30 09:43
支持一下
谢谢,礼尚往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