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9-7-5 23:43:59
至于为什么要在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推广,主要是基于未来的考虑,培养潜在的优质客户。各家商业银行看中的是市场(现在和未来的)以及利润,这是他们最为关心的。而我们国家目前对于外资银行发卡包括信用卡还有很多限制,所以国内银行目前疯狂的跑哪圈地。而外资银行已经开始了他们的渗透,就是和国内商业银行合作建立的信用卡中心,如交行和和汇丰的合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6 00:16:17
3、5千块钱的透支额对普通大学生来说可能不算少,但对那些不是私人的银行来说,不算什么,就是全部不还钱也没有关系。
至少大量发卡而不怕出现金融危机,那是因为他们对社会资源的控制力非常强,只要你在中国,不管你在那个旮旯,他们都能找到你,今天你透支3000元不还,他不会马上追你,而是违约金、利息一天天地快速上涨,10年后再找你,到时候你欠的钱到多不多的,可能几万块吧,反正你赖不掉。
你果给你1000万的透支额,那是人都把钱提起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7 13:08:11
以上楼主们从技术层面上分析的都有道理,我想从社会阶层方面探讨一下:信用卡的使用和泛滥,从社会阶层上反映出剥削的本质,一个从金字塔顶点逐级剥削下一级的食物链日益显现。一个脱离低级劳动阶层对劳动者的无形剥削,正所谓古人所说:劳心者食人,劳力者食于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2 13:29:56
想知道,内行说说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07:10:42
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银行里的人,他跟我说,现在各家银行都在争取各自的客户。因为人们在一家银行办理了信用卡,就很可能成为他的目标客户群,虽然他们可能现在不是很富有,但是,将来很有可能会与银行发生业务往来,比如,将来贷款的时候,就记得自己经常去的那家银行,同时,你的钱包里的信用卡,只要你一打开钱包,那张信用卡就相当于做一次自我宣传,让你还记得那家银行。当你买基金或其他金融产品的时候,很有可能就去那家开户银行。。。其实,总而言之,就是为将来培养目标客户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08:02:39
大家都说了很多的原因,但是我认为都不是深层次的,这样的原因绝对不是今天才会产生,信用卡的点子也绝对不是我们的银行家今天才认识的到的

我认为更宏观的原因,在于我们的经济体制,在于地方的利益

一般说,中央银行的货币发生是限量的,不管你地方对货币的需求有多大,中国银行都要进行总量控制

但是中国的各地方,由于经济的发展,对货币的需求是很大的,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需求量越大

我们知道,货币严格来说,是应该回笼的,但是在中国的发达省份,货币是不可能回笼的,大量的货币在民间沉淀,所以这样的发达地区,每年的货币回笼都是负的,相反落后地区都是正的,换句话说,就是发达省份抢欠发达省份的钱

但是央行不能乱发钱的,因为通胀,所以有了这么一个折中的结果,允许地方银行发行信用卡,弥补现钞的不足,这是央行对发达地区的一条妥协政策,因为信用卡的影响幅度有限,只对局部影响大,不会对全国的通胀有很大的影响

说到底,就是央行牺牲落后地区的利益,保证发达地区的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11:58:26
瞄一瞄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18:35:57
同感,自己办了两张没怎么用!
想听银行业内人士的指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3 23:06:55
我对信用卡实在不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8 11:10:07
银行业从资产管理法到负债管理法转化的一种必然,各银行不断加大竞争力度,,而银行的帐面资产又是国有银行领导升迁的重要依据,,,SO各大银行领导不顾加大风险纷纷竞争用户,,,根本原因还是产权问题上,如果银行是自家的,你看银行领导会这样冒险吗?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当前对于国有资产,领导都抱着成功了是自己的,亏损的是国家的,态度,SO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在制度改革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8 18:40:30
很明显,利益驱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8 20:22:40
呵呵,同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9 20:07:59
培养市场,从娃娃抓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9 22:57:11
占个位置,准备听一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0 00:07:20
合理用卡,根据个人经济实力消费。各人弄清楚自己的记帐日和最后还款日,银行基本没钱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0 13:21:10
等着听呢 怎么没有人来说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0 17:32:53
我也在使用信用卡,记得有一个人说过,用信用卡确实能使你提前达到你的梦想,但是还是要控制,所以这个不用特别思考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10:46:03
手续费高,罚息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1 23:13:45
这个主题可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1、从信用卡客户的角度,便于消费、短期投资理财、现金流周转、信用资信证明等;
2、从银行的角度,赢得客户、三方协议从商户受益、更多深层面的客户开发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2 09:18:46
看到人家都去推销了也得跟着去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22 09:34:04
在外行没站稳脚之前,国内银行响应党的号召掠夺一遍潜在客户资源,然后再拿学生信用说事停止掠夺,不排除有极少数学生的信用问题,但是学生信用就是家长的信用,哪个家长会拿孩子的信用当儿戏呢?因此银行的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拿学生信用说事不过是银行停止发信用卡的一个借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6 02:09:59
是这样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7 18:33:53
都是“钱”的罪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7 18:34:12
都是“钱”的罪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16 13:05:36
这很简单啊,赚取佣金啊,市场做大了,和超市,POS机厂商都会贴上来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16 14:18:11
就是为了让你以为消费不花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16 15:49:29
现在银行的信用卡还不是很普及吧,中国的三辆马车中的消费马车还不是很发达吧,可以去看看啊,美国的消费信用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的消费占GDP的比重只是零点几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0-16 16:31:58
三个方面挣钱  一 年费
二  取现手续费  三 透支费
四  银联卡手续费  主要是第四个因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5 17:17:12
其实推销信用卡也是银行的任务  我们网点一年就有2000张的任务  无奈啊无奈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25 17:40:56
因为中国的信用卡业务大众化不久,各大银行都想赶快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毕竟在信用卡上能用获取巨额利润,所以条件很优厚,都有天下掉馅饼的事,不过由于这个产生金融危机还不太可能,中国的消费观念和美国还差很远,不过在自己还不起的情况下借债很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