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05 0
2009-07-05
滞胀已经在所难免。这次世界次序的主导者们会采取什么应对措施呢?从经济增长基本循环可以推断,可能就是一下几种选择:
1、财政政策已经没有空间,加州政府都快破产了,货币政策继续放松信贷,维持住局面。(已经在做了,美联储和欧洲央行都决定维持低利率不变)
2、以货币贬值的方式降低对外债务,增加美国国民实际收入。这也是为了使局面不至于失控。但不存在暴贬可能,不能真真危及世界储备货币地位。(已经在做了,加发美国国债)
以上都是稳住局面的权宜之计。一下才是解决对策。
3、长远看从供给入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使国内生产符合美国国民未来需求。通用的破产其实从产业结构的调整来看未必是坏事,汽车业转移出去显然更符合美国未来需求走向。关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可能方向,我倾向于同意刘军洛的预测—-—建造全球最蓝的天空,最清澈的水源与最一流的医疗体系及最一流的法律体系,全世界富人的养老地。再加上科技、文化、管理和制度的输出。美国科技文化实力的领先,使得美国结构调整的空间依然巨大。
4、产业结构调整过程是漫长的。要解近渴估计还是制造新需求的老思路,新方法。另外还得为为稳住局面放出的货币找到去处,避免被恶性通胀所伤。
1)唱多做多新兴市场,使其成为富余货币消化地。世界各大机构唱多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四国、游资涌入香港、内地楼市跃跃欲试、中国率先复苏的“世界共识”就都不难解释了。唱多新兴市场还可为经济结构转型中被本土淘汰产业找到接纳地。大型汽车业转出本土,不代表不开汽车了,不但要开还要开更好更便宜的,只有产业转移才能实现。这种转移有助于迅速激活新兴市场需求,就像财政扩张政策的全球版。
2)激发全球兼并重组。基础产业都转移出来了,受制于人怎么办?只要通过兼并重组将资源、技术和市场定价权控制在手里就可无忧。东西都是新兴国家制造的,可是造东西的矿石、石油、甚至农产品等基础资源都得从我手里买,新兴国家不过代人加工而已。
3)将过多货币引入一个新领域进行探索。既制造一个新的泡沫。目前有选中新能源领域的迹象。集中资金制造泡沫,一可防止过多货币四处泛滥,一旦大投入取得突破,便打开了未来的增长之路。如同网络泡沫虽然破灭,世界却进入了信息时代。
4)新兴市场国家人民的信贷消费能力,与产业转移配合为新领域的突破赢得时间。这条最易实施,因为和美国以前一样,本身这些国家在危机中就有向消费注入货币的冲动。
中国人民没钱消费没关系,借给你。房子已经习惯也不得不借贷了、车子你也想买吧?就在年初商务部、银监会、保监会等八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意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新车和二手车消费信贷业务,不断扩大汽车信贷消费。
央行和银监会18日联合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发展消费信贷,做大做好消费信贷市场。集中推进汽车、住房、家电、教育、旅游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产业的信贷消费。
人民币债券已经开始试发了,中国决策层已经决定走上美国过去那条路了,更可能是不得不走了。不同之处的是我们不占有世界资源,我们这种消费不会是一种享受,你必须玩命出卖劳动力来买单,保证资本的回报,除非你认为做房奴是一种享受;泡沫破灭的时候,我们没地方转移。

5)激发军备竞赛。北韩、伊朗都是好道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