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841 0
2009-07-05
银行收费涨价声又起。继中国工商银行发布公告,称将调整23项个人金融业务的收费标准,其中20项标准为上调,平均涨幅超过100%,涉及异地汇款、ATM异地存取款、信用卡资信证明等项目。近日,深圳地区的建行、招行同城跨行ATM取款手续费上调,从此前的每笔2元调整为4元。虽然到处充斥着质疑之声,但无论如何,银行收费涨价已是势在必行。

  据中国新闻网7月5日最新调查显示,高达九成五的被调查者认为银行上调ATM跨行取款手续费不合理。他们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就是国内银行需收取手续费的项目与国外相比还是偏多,优惠政策也比较少。由此足见,从原来的“免费午餐”到先前的“有偿服务”,再到今日“收费标准上调”,相比国外银行相对完善的服务体系,中国银行在这方面的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事实上,是否应当提高收费标准,这好像是一个经济问题,或者说是个产业政策调整的问题,事实上却是个政治社会问题。

  银行服务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服务,银行服务的收费对社会和民众的影响甚为广泛和深刻。当前我国社会的现状表明,贫困民众的范围比较广泛,弱势群体对于银行服务的基本需求也是显然的。在这种环境中,如何平衡银行的收费与弱势群体需求的关系,则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其实,提高收费标准也并非是唯一的手段,最好的手段是增加的服务内容,提高银行的服务水平。不可否认,有关个人金融业务的收费标准提高,银行业的想法是从行业利益出发的,改善国内银行的服务质量。问题的关键是,目前行业引入的所谓“国际惯例”,这种所谓的“国际惯例”功利性太强,基本上是对消费者无利,对经营者有利。

  毋庸置疑,收费即收费标准提高是银行成本的需要。近年来,国内银行普遍注重提高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占比,以此来进一步优化收益结构。当中国的银行业走向经营,要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的时候,它必须考虑成本问题,必须考虑经营问题。这是银行走向成熟、走向开放的一个象征。问题的症结在于,不是说商业银行不可以收费,也不是说不可以提高收费标准,只是说需要条件。易言之,即便一定要提高相关收费标准,也要看是否符合中国国情。

  市场竞争较充分时,商业银行服务的定位不再是“公益性服务”时,国家明确把商业银行服务收费的定价权交给商业银行时,商业银行完全可以按照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来自主定价。眼下看来,所谓的商业银行收费标准提高显然不合时宜。目前,商业银行服务定位为“重要的公益性服务”行业,在我国经济的转型期承担着特别重要的市场角色。银行业目前还没有真正市场化,在公众眼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多少还应该承担着替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品服务的角色,政府行政行为依然像影子一样附载其身。不能回避的问题还有,高的银行收费标准起源于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不是基本服务。目前,我国的金融业水平较为落后,金融创新的速度较慢,而且我国银行一直都是分业经营,银行的理财水平、理财能力还不高,因此,服务收费的时机尚未成熟。正如金融业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服务收费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收费标准的提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中国银行收费的标准最终如何确定,关键在服务质量。没有金融业务高品质的服务质量,就没有银行收费的生存基础,就没有银行收费的服务对象。面对外资银行的冲击,中国银行业所要学习的,除了将“银行全面收费作为一个国际化趋势”,尤其需要在提高服务质量、拓宽服务领域等实质性领域,更主要的是学习一种新观念、新思维,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