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贸易萎缩背景下,出口信用保险将成为中国保持出口市场份额的助力之一。 2009年,中国840亿美元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包额,将直接拉动出口500亿美元。
“此举还将带动相关就业岗位1000多万个,支持出口企业实现利润约150亿元人民币,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在7月1日一个相关会议上,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总经理王毅介绍说。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是5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六项稳外需的政策措施之一。会议提出,2009年的目标是,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840亿美元。
2008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总保额为370亿美元。2009年的目标承保额比2008年增长127%。所谓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是指保障信用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出口收汇风险。
王毅指出,与提高出口退税比例、减少出口环节收费等侧重降低成本的稳外需政策相比,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更侧重提升出口企业的信用等级,可对促进出口成交、扩大贸易规模起到杠杆作用。
2008年11月以来,中国外贸出口持续下降。2009年5月,中国进出口降幅进一步扩大,其中,出口同比下降26.4%,增速创下有月度统计数字以来的新低。
世界贸易组织(WTO)7月1日发布的报告提出警告,预计2009年全球贸易总额将萎缩10%,其中发达国家减少14%,发展中国家减少7%。
在全球贸易总额将不可避免萎缩的情况下,保持乃至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是中国稳外需的主要目标。
近期中国出口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海外市场信用风险加大、出口收汇风险明显上升,导致出口企业“有订单不敢接”;以及贸易融资困难加剧,导致部分出口企业“有订单无力接”。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副总经理周纪安说,从上半年的政策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险能支持企业进入新兴市场,以及接手账期较长的订单。“如果没有出口信保,这两方面都是企业很可能放弃的市场”。
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出口信用保险向新兴市场承保的出口额明显增加。1月至6月,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累计支持企业向新兴市场出口112亿美元,同比增长21%;6月,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支持企业向新兴市场出口42.3亿美元,环比增长171.4%。
2009年1月至6月,承保较长信用期限的业务量增长较快。其中,承保账期30天以上的业务同比增长31.7%,承保账期90天以上业务同比增长45.5%。仅在6月,承保账期30天以上的业务同比增长81.6%,承保账期90天以上业务同比增长131.2%。
2009年上半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已完成短期出口信保承保额242.1亿美元,较2008年同期增长31.5%。2009年下半年还面临600亿美元的承保额,这意味着,每个月需承保约100亿美元。
王毅说,预计到2009年年底,出口信用保险对一般贸易出口额的渗透率为15%左右,达到国际平均水平。6月末,出口信用保险对一般贸易出口的渗透率为约10%。
在扩大覆盖率的同时,国务院还要求,从2009年6月1日至12月31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平均费率,要在2008年整体平均费率基础上下调30%左右。
王毅介绍,6月末,短期出口信保的平均费率水平为0.54%,较2008年的平均水平下降10.97%,下半年还将进一步下降。但是,由于各地保户构成不同、买家风险不同、赔付率水平不同,费率调整幅度也将不同,“不会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