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565 7
2016-10-21
科学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一、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包括哲学类、经济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文学类


、 艺术类 、历史学类、管理学类、政治学类 、马克思主义理


论类、新闻传播学类、社会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


文学类等多个学科的所有专业。


由于人的思想意识的复杂性,这就决定了经验在社会科学中有


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比如:中医医生要给很多病人看病,有了


大量的经验后才能成为名医;一个军事家,只有身经百战之后


才能成为真正的战将,否则,没有身经百战只能是纸上谈兵。


因此,中国就有了,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的说法,这就说明


了经验在社会科学中的重要性。研究社会科学的人,正常情况


,年龄越大,经验越丰富,其成果就越大。


在社会科学中,经验很重要。创新是在经验基础上的创新。创


新基本上不能是在否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的创新。


显然,通过ZF机构管理社会是社会科学的一个主要职能。


中国在1840年以前,国家主要的知识分子主要研究的是社会科


学。




二、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主要是研究自然规律的。对自然科学来说,思维的创


新与大量的试验是极其重要,里程碑式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大


多包含有对以往经验或理论的否定。


由于自然科学研究需要活跃的创新思维,所以一般在30-50岁这


个年龄段最容易出成果,年龄越大,出的成果就会越小。


三、中国的思想悖论的出现


在1840年以后,特别是1911年之后,中国的知识分子越来越从


主要研究社会科学的这个极端走向了主要研究自然科学这个极


端。主要有以下表现:


1、现在的ZF部门的领导干部70%以上都是学自然科学的。
这本来社会科学专业的事,现在变成了学自然科学的人在ZF


部门做事。
其后果就是:由于学自然科学的人不注重学历史,不注重学人


文管理,所以历史责任就低,容易出贪官,领导干部的作风容


易粗暴。


2、干部年轻化的提出。


80年代提干部年轻化时,其中之一的依据是:在国共或抗日战


争时,很多20-30岁的人就成了团长、师长、军长等。


要知道,军事科学是社会科学的分支,经验最重要,在战争年


代,一个20岁左右的人,可能由于天天作战,早已身经百战了





而在和平年代,一个人做的事相比战争年代就会减少,要历练


出相应的经验,可以要在40岁或50岁或60岁以后。


当主要是学自然科学的人在做官时,提出干部年轻化是值得重


新定义的。


四、理想的社会管理结构


让学社会科学的人来管理社会,为学自然科学的人提代一个好


的科研究平台。就象周总理给钱学森配备的那个平台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10-21 21:30:5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21 21:34:50
保卫资本论:道德经推读文献.zip (39.7 MB) [size=0.83em]22 分钟前 上传
下载次数: 0
[设置售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27 09:54:36
"由于学自然科学的人不注重学历史,不注重学人文管理,所以历史责任就低,容易出贪官,领导干部的作风容易粗暴"。
结论是否牵强?,作者有此方面实验数据?。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做好事,坏的制度可以让好人干坏事。
目前社会条件下,学文科的孩子能保障就业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15 08:50:25
我觉得问题不是出在管理者的专业方向上,而是管理者缺少人文学科素质和人文关怀。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人,是不是也要对其加强人文精神培养?从事人文学科的人,是不是也要对其加强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

再者,自然科学专业背景的人,其社会经验未必就一定是自然科学的。如题主所言ZF领导,其多数是技术干部出身,但在更长的时间里(相比于其接受专业教育时间),从事的却是管理工作、组织工作等等社会工作。从这个角度看,无论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离开实践同样是纸上谈兵,谁能更多的、更快的走向社会实践,才是决定其成为领导者的关键。

最后,自然科学专业背景的知识分子,拥有比人文学科的竞争者们更广阔的社会实践平台。

综上,适者生存,要么改变环境,要么改变自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11 21:00:3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