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2009-7-8 12:45:20
什么啊?这些问题?在不同的角度来看,有不同的结果,还有在不同的时代也有不一样的结果,所以这些趋向于太理论化的东西,没什么意义,对于社会的发展起不到什么用处,还是来点实际的吧,有空我来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8 14:09:16
回答问题3:
店主与雇员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必须建立一种正向激励机制。可以考虑将售货员按销售商品的类别分组,并根据各组的销售额给予奖励,这样既可以增加销售,又可以增强组内的团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8 14:37:35
回答1:在我看来,行有行规,B者的行为看是理性,但实际上未必是理性的行为。其实这道题有点的情形类似于寡头厂商中的斯威齐模型,寡头间存在着跟跌不跟涨的定价原则。倘若B者的行为频繁化,乘客很有可能抓住客运淡季时机,与运输公司降价,长此以往,对于该行业的总体利润将产生影响,利润涨的概率远小于利润减少的概率。
回答2:比较赞同6楼的观点
回答3:看来百货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着极其严重的问题,管理层应找寻问题的根源所在,并制定相应的内控措施。
回答4:楼主题中获得“国药准字”的药品,会比没有获得“国药准字”的同类药品价格高,且颇受消费者青睐。我想这其中的价差就是所谓的品牌是的商誉价值所在吧。而且这样的现象视乎对于各类商品都是存在的。对于非完全竞争市场而言只要产品存在差异,厂商就有一定的定价全。这是大家的最大的。
回答5:是自己新建还是收购的问题,自然是先计算个方案的机会成本,并进行比较,再做出决策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8 17:53:09
1.虽然车跑一趟再多载一个人的边际成本很小,但它与课本上航空市场是不同的:这位乘客有需求刚性。就算B不让他上车,他最后也会买30元的车票。两家的关系注定是竞争的,一旦能过降价来招徕乘客的事情发生了,那么通过这种方式的竞争将会进行下去,最终两家都受损。
2.不打折。打折少收的钱全是利润,打折会明显降低利润率。每位顾客通常待不了多长时间,打折带来的收入的损失。如果可以的话就尽快扩充规模,以便更好利用规模经济。
3.超市里某种商品促销,它最大的意义在于你不会只买促销的商品,同时你也会买很多并没有在进行促销活动的商品。总的来说,超市的利润率不会下降太多而又能招来大量的顾客。而打折促销的信息往往成为经销商招徕顾客的一种手段,把促销品藏起来让顾客不容易找到,可以减少促销品的销售量,提高利润率。更有甚者海报上会打出很低的价格,而货架上会直接贴一个售完的牌子。但这是对顾客的一种欺骗,很多地方是不充许的。
商品摆放得再好,销售额再大,他们在增加的销售额中拿不到不好,谁也不会去花精力去摆放商品。这种情况下只能靠主管的领导与监督。
缺少合作,只能是公司的原因。公司没有营造一种合作的氛围。通常有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就会出现,就算有合作也是合作怎么偷懒。
4.药的主要成分是一样的,但他们的品牌是不一样的,产品差异造成价格差异。就像西安杨森的吗叮啉比其它的同样作用的药要贵一样。
5.LS的一位说得很好 它是一个由寡头市场到垄断市场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还是要考虑自己的供给能力。收购对方的加油站是很不错的选择。在现实中,收购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当只有一家加油站时,顾客很多,但不是所有的顾客你都有地理优势,这个时候往往会有新的进入者只要在关闭的加油站处再开一个加油站,那么他的日子将会和你的竞争对手现在的日子一样滋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8 18:30:28
1、从北京到天津的汽车即将出发,无论哪个公司的车,票价均为30元。一个匆匆赶来的乘客见A公司的车上尚有座位,要求以20元上车,被拒绝了。他又找到了B公司的车,售货员二话没说,收了他20元,允许他上车。请思考,哪家公司的行为更理性呢?
个人觉得不可判定.假设为B,因为车子马上就要走了.多赚二十才是理性的.否则少赚了二十,但是这个现实可行性不强~~~几乎是不可能的,谁会有三十不赚去赚二十呢?假如他也要价三十,那是不是一定那个乘客就会找另一个公司?车子都要走了那么如果乘客很急,那他是不是就应该马上上车,即使要价是三十?这样子来说A也是理性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8 18:33:44
2、我在一家餐厅吃饭。这家餐厅生意很好,有些顾客甚至愿意在这里排队也不去附近别的餐厅就餐。由于等待的顾客实在太多,餐厅经理很不好意思地问我什么时候可以离开。我却讨价还价说:“我知道排队的人很多,也愿意把座位留给他们。但是您能不能给我8折优惠作为尽早离开的补偿?”如果你是经理,你会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如果你的素质好的话你自己就应该早早离开~~你这样和抢差不多...要是是我我不愿意,..因为客人自己愿意等的~~~要是我开饭店生意好时希望你晚点来啊,,,哈哈,,,,开个玩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8 19:42:45
一下子问了好多问题啊。
我来回答问题3吧。
关于这个药物配方可能大同小异,但是制作工艺上可能有差别。另外公司的形象,信誉,广告都会导致消费者购买行为决策的变化。
其实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公司的信誉和广告促使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另外加多一条,不要发水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8 22:54:38
顶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8 22:54:59
lymtics 发表于 2009-7-7 09:34
第一个问题,我觉得A更加理性。因为一方面,如果该乘客可以以20元的价格上车,那么其他乘客就可以提出退票或者退10元钱,因为他们可以选择其他的车辆,一辆车的乘客可能数量太少了一点,而且信息都是对称的。另一方面,30元应该是整个客车市场达成的定价协议,要不然就不会其他的车也用30元定价,而这就是整个客车市场已经达到的边际成本。
我觉得B更理性。你的观点前半句我觉得有道理,从博弈的角度讲,A可能更理性一点,为了维持长期的声誉,不应该选择降价。但是从古典经济学的角度讲,我觉得B更理性,你的道理是30元是边际成本?但是既然有没有带他上车,车子肯定都是要开的,所以搭载这个旅客的边际成本我觉得是零。这道题应该从固定成本的角度考虑,既然搭不搭载都要浪费开车的成本,那还不如多载一个,收回一些成本了。道理就跟淡季的时候旅馆会降低房价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8 23:06:28
问题三 一般是制度出了问题。要是雇员享受提成分配的话,就可以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因为一但有提成的出现话 这个就牵涉到售货员自身的利益,福利好自然受聘者也乐意去服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8 23:09:18
第一个问题应该是B公司更理性 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A和B的固定成本应该是差不多的,而增加一个乘客肯定会增加它的可变成本,只要它的边际成本小于它的边际收益时,就会有收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8 23:10:20
12# dounaiman
同意 现实生活中一般这种情况 都是在其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不然怎会拿降价的风险对自己的利益开玩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09:08:19
1边际成本2博弈3激励机制4信息不对称5思维有些乱liao——如果有人跟你竞标收购,该如何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10:33:41
问题三:可能是因为习惯的问题。比如一个人一直用以种厂商的药。但是现在出了新的厂商。虽然说都是一样的,但是心里的感觉不一样。有点类似品牌效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11:00:35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
1、
公司A、B都理性。若站在邊際效益與邊際成本的角度來看,公司A可能覺得多載這位乘客的邊際成本大於邊際效益;若是B公司,可能覺得載這位乘客的邊際收益大於邊際成本。所以一個不載,另一個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