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欧洲中央银行在北京时间20日晚间召开了例行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维持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不变,继续实施每月800亿欧元的购债计划至少到明年3月。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欧洲央行将保持相当程度的货币宽松力度,并在必要时运用职能范围内一切可用的政策工具继续行动。
这项决定并不令市场意外。2016年已进入第四季度,虽然全球市场面临的潜在风险依旧在酝酿中,但疲软的经济经历了年内大大小小的起伏后,从多个方面显现出一定的信心,以及彼此“共进退”的意愿。
【需求部分回暖 加息预期增强】
就在所有人都盯着美国大选的时候,世界经济也“悄悄”出现了新情况。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今年和明年的全球经济增长分别为3.1%、3.4%,与今年7月份的预测相同。虽然全球经济增长今年仍将低迷不振,但在新兴市场强劲表现的带动下,2017年及以后全球经济增长将小幅加快。
比如,坚持以量化宽松度过欧债危机的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逐渐面对着越来越企稳的欧洲市场。此前,IMF就在最新一期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欧洲央行应保持当前适当宽松的政策态势,通过扩大资产购买来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
欧洲的货币政策没有超出预期,大西洋另一边的美联储也在选择合适的时机加息。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劳工部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年率增长1.5%,创下了2014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同时,9月核心通胀率连续11个月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位水平,而9月的初请失业金人数也表明美国就业向好的趋势不改。
按照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报道,美联储加息仍需这几个经济数据强劲:通胀率回升,劳动力市场强劲,消费支出增长,企业盈利增长。目前看来,数据表明美国经济温和复苏的方向仍将持续。“随着能源价格下跌和美元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逐渐消退,明年美国经济增长很可能加快到2.2%。”IMF的预测如是说。
这种预期加强了市场对美联储12月加息的判断,也表明了全球经济复苏显现出更多的积极信号。无独有偶,原油市场也结束了持续两年多的“萧条”,近来显得越来越“热闹”。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9月底全球部分最大石油生产国8年来首次同意削减产量,此举当即令原油价格攀升了超过6%。这也是两年前油价开始崩盘以来,产油国首次协调一致地采取措施提振原油价格。欧佩克方面也不断出现乐观的言论。
对未来持续加息的预期也让黄金的避险需求有所减弱,今年连续“涨不停”的黄金在12月加息的市场预期下逐渐减缓了持续上涨的可能性,呈现出更多的区间上下震荡的走势。
显然,这样的预期与新兴市场国家加快结构改革与企业升级、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提振经济的举措密不可分。IMF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顾问莫里斯·奥伯斯费尔德也称:“总的来看,世界经济徘徊不前,我们小幅下调了发达经济体今年的增长前景,上调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增长前景。”
最有力的证明就是当前中国和印度依旧“笑傲”全球的增长率。中国公布三季度GDP数据后,外媒对中国经济企稳的信心又多了几分。彭博社报道,瑞银经济学家汪涛、张宁等人发表评论表示,中国第三季度GDP数据胜预期,鉴于楼市复苏、投资回暖等因素,上调全年GDP增速预测由6.6%至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