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群效应:团队里人人都是高手,不见得是件好事
2016-10-24 Manager today
美国企业家暨畅销书作家玛格丽特.赫弗南(MargaretHeffernan)在TED上分享了一个关于生产力的有趣实验。
她说,普渡大学生物演化学家威廉·谬尔为了找出提高鸡只生产力的方法,将鸡只分成两群。第一群是普通的鸡;而实验的对照组,称作超级鸡(superchickens),是由原先每个笼子中生产最多鸡蛋的鸡只组成。换句话说,这一群鸡都是明星员工,每个人能力超强。
谬尔将两组鸡群各别繁衍了六代。你猜猜,最后哪一组鸡群的生产力较佳?
团队表现取决于队友间的关系
超级鸡群在经过六代以后,只余下三只鸡。而这些幸存的鸡,仍不断地攻击彼此,例如:踩破对方的蛋、啄掉其他鸡的羽毛,他们藉由抑制其他队友的产能来获得成功。而普通鸡的表现都还不错,牠们很和谐的生活在一起,并在第六代时鸡蛋产量比第一代增加了160%。超级鸡实验的结果,被命名为「鸡群效应」。
赫弗南还介绍了另一个麻省理工的研究,他们让数百位志愿者分组解决困难的问题。 结果发现,高成就小组并不是小组里有一两位超高智商的人, 也不是总体智商最高的小组。最成功的团队有两个特质。 第一,同理心测验得分高的小组表现比较好。 第二,成功的小组里每个人都分到差不多的上场时间, 没有谁的声音比较大, 也没有不积极的成员。也就是说,团队表现优异的关键在于每个人和队友的关系,即使团队中有些成员没有其他团队中的明星成员优秀,一个懂得合作的团队,仍会有更好的表现。
学堂讲座创办人方植永在经理人商学院开设的超级店长学课程中提醒,你的公司是否是以这种「超级鸡」的方式运行呢?除了聚集优秀的员工,我们有没有别的方法提升「整体生产力」?
他对此有三大建议:
1. 鼓励员工交流
根据赫弗南在以「摒弃职场论资排辈就从现在开始」为题的TED演讲中的说法,员工间的和谐及信赖可以让公司稳固, 也可以使公司更有活力。所以团队磨合得越久就工作得越好, 因为要让人真正坦诚和坦率,就需要时间来建立信任。主管应鼓励团队成员彼此交流熟悉,促进信赖和互助。当遇到艰难的情况,他们会知道向谁寻求帮助。
2. 重视成员相互合作
别把注意力都放在明星员工身上,而是要引导B、C级员工能够和A及员工相互配合,并提供资源让他成长学习,协助他们找到工作的意义,获得成就感、团队的融入感。
3. 不要强调明星
厉害的成员聚集再一起,很容易相互比较而丧失竞争力。主管别一味强调明星员工,或是拉拢所有强将进入战队,以免挑起成员间的竞争心态,最终忙着内斗消耗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