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对经费和仪器设备的依赖非常少,需要的是创新性思维和自信。
社科领域不见得是落后的,意识形态分野是中国难以获得世界认同的主要原因,并不意味着中国落后,这里有一个自信的问题。当然不可否认中国社科领域内普遍的跪舔姿态,普遍缺乏批判与创新精神,批判是创新的前导,显然国内无论文化还是制度都不适合普遍的批判与怀疑态度。
看看西方一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理论,和两千年前中国的《管子》水平差不多,解释“劣币驱逐良币”的机理(不完全),也能得奖。《钱约论》两千字不到的篇幅就足以完全透彻的说明!(《钱约论》第十七章,第三节.4,,P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