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区域经济学
2670 8
2009-07-10
悬赏 20 个论坛币 未解决
请问城市群中次中心城市发展动力缺陷方面的文章该怎么写?求助资料,可QQ探讨,312725932,不胜感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7-10 22:12:25
对不起楼主,我没有。帮你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22:24:43
(1)”城市群“定义
(2)”城市群中次中心城市“定义
(3)”城市经济圈”理论在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定位
(4)涉及”城市群“的几个样本:从北向南,环渤海;长三;珠三。
(5)以上几个样本在国际化和地区化的开放背景下的出路和宿命:环渤海是典型的极化效应,中心穷,次中心没有活力,必然竞争,因此财富效应无法梯度递延出来,所以才有北京富流油廊坊穷掉底的“极化”现象。长三发展的最好,向早期的欧洲共同体,主要是法制,经济禀赋,文化教育,产业机构,资本来源,市场销地等等,都是全球化配置,所以一体化水平比较高。目前的问题是既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可研究金融危机和产业结构全球调整下,对“长三”的影响。最搞笑的是珠三,1997以后,尤其是台海三通以后,香港的区域经济和金融中心的地位的基础已动摇,怎么走?新珠三规划是个思路,找文件;到坛子上看讨论,想想深圳市长怎么被找借口抓了;还有划给澳门大学大半个岛子,都是很好的动向。
(6)个人以为,写“环渤海”最安全,最开放,因为起点低;站在东北亚资源配置的高度看,比较好写。写“长三”,素材一定很多,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下的新变动不好把握;尤其是有变数。但是写“珠三”很有趣,每一个环节和节奏都很振奋人心,如追求中长期效应,不如拣硬骨头啃啦~~
(7)多年前,受人所托,代人捉刀,写过三大城市经济圈比较(2001年前后);当然时过境迁,三大城市经济圈各有擅场,呵呵,相信近年来研究者的著述足够丰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22:26:10
楼上的理论支撑 不够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0 23:00:33
目前的情况,比如,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次中心的话,那就轮到杭州,南京 等.这些地方的经济状况

目前上海周遍的这些地区正在建立一小时经济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1 16:36:41
谢谢您的分析指导!
这是将要进行硕士学位论文,题目已经定了“京津冀城市群中次中西城市发展动力缺陷研究——以**为例”,搜集了好多资料,发现,直接的相关次中心的研究较少,研究次中心的动力缺陷的文章几乎空白,我起初只是从城市群的理论中、特别是城市群的空间聚集和扩散方面探讨次中心问题,按我的思路和前期的关于对京津冀空间经济聚集的探讨,认为在目前,京津冀城市群的极化(聚集)效应远远大于扩散效应,并且这种聚集的趋势在未来还有可能进一步的加强,这种核心城市的聚集效应在另一个层面上就会构成次中心城市的发展的动力缺陷,基于此,我打算从城市群的聚集和扩散效应、特别是聚集方面来探讨次中心的动力缺陷,不知能否给出相关的建议,不胜感激! 3# le200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