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272 10
2009-07-11
多年一直从事市场推广工作,经常要举办一些论坛、活动、座谈会什么的,这就得联系安排演讲嘉宾来出席,而有机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演讲人的个人简历。
看国内的学者、企业家的简历,一拿出来果然不同凡响,先是一大串头衔整整齐齐列在个人近照旁边,按(他认为的)重要的排序一一列出,然后就是本人的过往成绩、著作等身、光荣事迹,是笔笔精彩,步步高升。很让我们这些活动组织者的兴奋一番。
而国外专家们(还有少数的几位长期在国外生活工作的华裔学者)的官方简历里,上面应有的元素当然也样样不缺,只是有一点让我一直很纳闷的是,为什么这些老外都在要在个人的工作、专业、科研的介绍后面,要加上与商业或专业成就无关的内容,如:“我的爱好是古典音乐,喜欢慢跑及游泳”,“我是某个义工组织的成员”或“我的太太是一位家庭主妇;我有3个孩子, 一个11岁、一个5岁,还有一个3岁”这样的家庭琐事,更有甚者,有人还把他家的宠物也放在简历里,花好一两行介绍一番。
最近开始接触一些教育和宪政方面的书,才慢慢体会到,这样的一个我们认为的“家庭琐事”的细节,透射出的是西方人对维系和发展稳定人际关系的重视,而稳定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稳定的婚姻和良好的家庭情况。
据美国的资料显示:结婚并有着良好家庭的人,一般属于喜欢稳定的人际关系的人。从各种收入的统计数来看,他们在社会上的成功率也比较大,生活也比较幸福。美国曾有一本畅销书,叫“百万富翁的意识”(The Millionaire Mind)。作者采访调查了许多家资百万以上的成功人士,即美国的中富阶层,发现这些人共有的品性之一,就是大多维持着一个婚姻,家庭非常稳定。
其实这和一般的经济学是一个道理,任何国家的经济增长都需要稳定的环境。这种稳定不仅仅是没有战争、动乱而已,而包括契约的履行、政府接受法律的约束。做人也是一样,在稳定的人际关系中建立自己的信誉,别人就认为你的行为是可预期的,这样整个社会才有良性的互动,最后大家都获得成功。
这样看来,如果我要说简历上这个的小小细节,透射出西方人对社区契约精神的重视,你不会认为我在小题大做吧?
而反过来,我们东方的学者、企业家为什么不屑于在自己的简介上透露出除了自己的“官方面孔及成就”以外,哪怕一丝一毫的个人生活细节呢?
中国人自古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这个“大学”所倡导的儒家思想的信条,希望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的最高理想。
而当儒家传统在大一统的君主专制秩序中展开后,“儒家”的主流慢慢只着眼于“大”,注重“天下”的多,着眼“齐家”的少。更重要的是,在儒家的“修、齐、治、平”或“家、国、天下”的序列中,根本就没有社会基层共同体这个概念,没有村、没有自己所生活的社区的概念。所以,这里的“家”从某种程度上只是“国”的转换,是只需要向上负责的利益体,而非为自己周边的社区负责的“契约文化”。
科举制度使得读书人的终级目标就是“入仕”“进京”,到地方做官也不能回乡为政,即便是卸任回乡后,这些仕大夫们的权力资源,仍然来自于在官场中的关系,是官僚制度所赋予他们的政治特权,而绝非地方社会对他们的爱戴和支持。在这样的一个“事业格式”(Career Pattern)中,士大夫的意识形态,当然是“以天下为己任”,而不会把建设自己所生长的社区作为人生使命。
虽然科举制度前还有“举孝廉”一说,但在近几百年的大多数时间里,仕大夫们只需“向上负责”,有着强列的城居倾向(看看北京上海杭州扶摇直上的房价就可见一斑),以求接近权力中心,而很少留在农村(除了“衣锦还乡”那一下,你见过哪位富豪成功了还呆在老家安心发展的?),其使命感离地方社会越来越远。
这也难怪,在现代世界的今天,我们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们(现代的士大夫阶层),可以个人简介里的官方履历打造得无比精彩,而根本不屑于对透露他作为一个人,对家庭、对社区的哪怕一点点信息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7-11 18:57:20
meikandong没看懂 说的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1 23:24:35
地域差不能说明太多,不过外国人的简历确实多写参与的社团,比如常春藤俱乐部活动之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2 10:53:34
和社会文化有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2 17:41:51
你也讲到了,其实讲那么多光辉的事迹,是关系到自己在对象中的地位,国人都是很重视的。
国外的并不像国内那样,极为“面子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2 18:26:30
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