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一红(Yihong Xia)
一九七零年九月五日生于江苏省靖江市。自幼勤奋好学,积极向上,在江苏省重点高级中学-扬州中学学习期间,学业出色。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国际经济系。取得学士学位后,在日本三和银行上海分行从事银行进出口业务工作。
一九九三年八月,夏一红前往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经济系深造,并于一九九六年八月取得硕士学位。继而到加里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攻读金融专业,于二零零零年六月取得博士学位。
凭着出色的毕业论文,夏一红被聘为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Wharton Business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助理教授。五年内她虚心好学,努力工作,在国际金融学术界一级杂志上发表了九篇论文,受到同行学者的好评。与此同时她还担任了多位博士生论文指导老师,深受学生爱戴。
因突发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症,于二零零五年七月十八日进美国当地Lankenau医院治疗。虽经精心医治,但疗效甚微。二零零五年八月六日,因体内大面积溢血,抢救无效,不幸在美国东部时间上午十点二十七分与世长辞,终年三十四岁。
注:夏一红考入复旦大学时是江苏省理科第二名,大学期间英语六级满分。
在沃顿工作5年间,夏一红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Business,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Journal of Finance,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European Finance Review等一流杂志发表论文8篇,在Finance Research Letters发表论文1篇。在华人金融学界可谓出类拔萃。然而,大陆出身的华裔学者大多无锻炼习惯,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时间安排常常不够合理,让工作长期挤占锻炼和休息的时间,总是习惯于下长期超负荷连续工作,免疫力下降在所难免。无论是在美国做教授还是在国内做教授,都有类似的问题。这也是中国的学者平均寿命远低于普通群众的原因(平均而言,少10年寿命)。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为一种不常见的微血管病性溶血和血栓性微血管病。病因不明,少数病人可能与感染、妊娠、胶原血管病、肿瘤、药物和遗传等有关。各种病因损害微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胶原和基底膜暴露,引起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沉积。某些病人血浆中存在一种或多种血小板聚集因子(PAF)或缺乏正常血浆中存在的PAF抑制因子,诱发血小板聚集。有人在TTP病人血浆中分离出VWF巨多聚体,在体外能聚集血小板,认为VWF的代谢异常也可能与TTP发病有关。病变主要累及末梢动脉和毛细血管,微血管阻塞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
本病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少数可较慢而反复发作。临床上以30~40岁女性多见,主要表现为出血、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精神症状、发热和肾损害,称为TTP五联征。神经精神症状常为间歇性或波动性。实验室检查:血小板明显减少,中至重度贫血,网织红细胞升高,血片中可见巨大血小板、有核红细胞及红细胞碎片,骨髓中红系及巨核系代偿性增生、凝血检查基本正常。皮肤、肌肉、牙龈和骨髓活检在毛细血管内皮下层、小动脉肌层和内皮层之间有玻璃样沉积,伴血管内皮增殖和管腔阻塞。
除少数慢性型病程可持续数月到数年,80%病人在3个月内死亡,长期存活率仅10%。
4# wgq1987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