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7-3-21 06:48:18
he_zr 发表于 2017-3-20 22:44
除了交换中的等量符号,当然还有很多等量的衡量单位相等而等价,如一碗米饭和一个馒头可提供等量的大卡热 ...
你可真会闭着眼睛说瞎话,“一碗米饭和一个馒头可提供等量的大卡热量,这碗米饭和这个馒头就因物质能量的等量而等价。”这里只有热量相等,根本就没有价值相等。我们这里就有许多卖米饭和馒头的,一晚米饭一般1元钱,而一个馒头一般0.8元,哪来的价值相等?
所以,请你不要回避我的问题,一件衣服与五斤肉相交换,除了价值量相等以外,还有什么量相等?
如果回答不出,就直接承认说商品交换除了价值量以外还有其他的量相等是毫无根据的。

在商品交换中,买卖双方所考虑的只有以下两点:第一,对方的商品是否具有自己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作用)。如果对方商品的使用价值(作用)与自己手上商品的使用价值(作用)完全相同,那么就没有必要交换。例如,a、b两个完全相同的馒头,a可以给人吃,b就不可以给人吃吗?b可以给狗吃,a就不可以给狗吃吗?原来你手上有一堆馒头,给人吃了以后剩下了一个a,现在想给狗吃,你难道一定要把这个a换成b吗?所以,你说的那种作用不同,根本不是我说的商品交换中考虑的使用价值的不同,而是商品交换以后实际使用的不同。但这种实际使用的不同也是以使用价值为前提的,你可以说给狗吃的馒头与给人吃的馒头最后的作用不同,但一块砖头能够产生给狗吃的作用吗?

第二,商品交换双方除了考虑对方的商品是否具有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外,还要考虑的就是用多少自己的商品与之相交换才是值得的,这个就是商品的价值问题。虽然每一次交换的比例不可能完全一样,但从长期交换的平均趋势来看,都会形成相对稳定交换比例,这个就是等价交换。这里的等价交换(价值量相等)与使用价值就是无关的,与其他的量也是无关的。例如,一件衣服和五斤肉相交换,哪个使用价值大?还有什么量相等?你能回答吗?
所以,说商品交换除了价值量相等还有其他的量相等纯粹是胡扯。

最后。劳动力与生活资料相交换,也属于商品交换,也必然符合商品交换的一般规定。谈商品的价值一定要谈商品的来源,谈劳动力的价值当然也要谈劳动力的来源。但你谈着谈着就把劳动力的价值偷换成了劳动力的使用价值。自己概念不清,还好意思去批判别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3-21 11:00:46
wzwswswz 发表于 2017-3-21 06:48
你可真会闭着眼睛说瞎话,“一碗米饭和一个馒头可提供等量的大卡热量,这碗米饭和这个馒头就因物质能量的 ...
你这里的1元和0.8元只分别代表两者的价格,何以可以据此问两者的价值相等?难道价格就是你所言的价值吗?问得莫名其妙。再说,米饭和馒头的热量相等就足以说明两者向劳动力是等量转化而等价,哪里还需要去扯什么交不交换,价格价值是多少?

两物使用价值相同而彼此不交换就不能因此分别计量计价?谁告诉你的?你显然是在虚构现实,把彼此不交换设置为需不需要计量计价的前提,相同的两物彼此不交换就不能分别与其他商品交换啊?彼此的交换能力相同,就不代表彼此因等量等效而等价啊?

我根本没提到形成劳动力之前的什么“作用”不同问题,哪来的什么“你说的那种作用”一说,这纯属你炮制的东西。因此,对生活资料和劳动力这两者,你所谓的不同,不是指之后的作用还能是什么?

我当然知道你一件衣服和五斤肉所谓的“价值量相等”是指它们所包含的劳动相等,这哪里还需要你来问。可是,劳动怎么来的,不就是劳动力等量转化而来的吗?劳动力又怎么来的,不就是生活资料使用价值通过人体等量转化而来的吗?劳动总不可能是从天上凭空掉下来的吧?因此,劳动、劳动力和生活资料构成了在物质上的等量关系,从而因等量而等价,根本不需要彼此是否交换的条件。

既然劳动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实质也是普普通通的一定量的使用价值,所以商品中所包含的劳动实质上也就是包含生产它所耗费的使用价值,经济学上就叫成本。所以说,撇开劳动也是使用价值的实质,炮制所谓“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区别问题,才是真正的胡扯。

你最后所谓“把劳动力的价值偷换成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一说,且不论是不是什么“偷换”,你这不分明是在谈劳动力形成之后的作用问题还能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3-21 12:22:55
he_zr 发表于 2017-3-21 11:00
你这里的1元和0.8元只分别代表两者的价格,何以可以据此问两者的价值相等?难道价格就是你所言的价值吗? ...
按照你的观点,一定量的生活资料转化为劳动力,一定是热量的等量转化;反过来,这一定量劳动力所提供的劳动也一定是热量相等的劳动,这一热量相等的劳动也只能生产出热量相等的商品。这里的热量相等就是劳动量的等量,对不对?

那么现在请问:
第一,世界上的资本是哪里来的?
假设劳动者是通过劳动积累的,那么按照你的“等量”的观点,劳动者要劳动就必须耗费他的劳动力,而要耗费劳动力,他就必须消费一定的生活资料;当他通过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后,这些产品的热量又仅仅只够维持他的劳动力,而绝不可能有任何剩余。如此循环往复,一百年、一万年,人类根本就无法积累起任何资本。
因此,按照你的观点,世界上之所以有资本,一定是有人杀人越货得来的。如果你不承认,那么请你说明世界上的资本是哪里来的。

第二,1公斤小麦和1公斤全麦面粉是否等价?
如果我们把1公斤小麦磨成1公斤全麦面粉,科学常识告诉我们,两者的热量一定是相等的。因此,如果劳动者分别食用1公斤小麦和1公斤全麦面粉,所形成的劳动力一定是等量的。
现在按照你的观点,既然1公斤小麦和1公斤全麦面粉的热量是相等的,那么生产他们所耗费的劳动力也一定是等量的。常识告诉我们,把1公斤小麦磨成1公斤全麦面粉一定要耗费一定量劳动力,也就是说,耗费在1公斤全麦面粉的全部劳动量一定要多于耗费在1公斤小麦上的全部劳动量。
请问,劳动者分别食用1公斤小麦和1公斤全麦面粉所形成的等量的劳动力,如果再用于小麦和全麦面粉的生产,可以等量地转化为1公斤小麦还是1公斤全麦面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3-21 16:32:38
wzwswswz 发表于 2017-3-21 12:22
按照你的观点,一定量的生活资料转化为劳动力,一定是热量的等量转化;反过来,这一定量劳动力所提供的劳 ...
你前提错误,亏你码了那么多废话,纯属自作多情。

生活资料向劳动力,再向劳动能转化,其等量是因为是化学性变量,遵循物质守恒,而所谓“这一热量相等的劳动也只能生产出热量相等的商品”则是物理性变量,两者根本不存在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量比变化关系。你现在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已经混淆两种不同性质的量比变化关系,你后面的推理展开,除了自设靶子自己攻击,还能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3-21 17:15:22
he_zr 发表于 2017-3-21 16:32
你前提错误,亏你码了那么多废话,纯属自作多情。

生活资料向劳动力,再向劳动能转化,其等量是因为是 ...
按照你的说法,我们可以看到有两个等量转化:生活资料等量转化为劳动力,劳动力又等量转化为劳动,按照你的说法,这两个等量转化都是化学性变量相等。
接下来,劳动再转化为商品又是物理性变量,按照物理学,这个物理性变量也一定要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因此,劳动力转化为商品也一定是等量的转化。

现在请问:
第一,上面前两等量是不是就是价值相等,后一个等量是不是也是价值相等?
如果不是,那么你所说的等量与商品的等价交换就毫无关系。
如果是,那么——
第二,生活资料转化为劳动力和劳动力转化为劳动这两个等量(等价)与劳动转化为商品这个等量(等价)是否相等?
如果相等,那么人类社会就永远不会有资本积累,那么1公斤小麦与1公斤全麦面粉就会暨等价又不等价;
如果不相等,且后一个等量(等价)可以大于前一个等量(等价),那么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就有可能大于它自身的劳动力价值,从而你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质疑就是在胡批乱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3-21 18:02:24
wzwswswz 发表于 2017-3-21 17:15
按照你的说法,我们可以看到有两个等量转化:生活资料等量转化为劳动力,劳动力又等量转化为劳动,按照你 ...
还是请搞清楚前提再问,否则又在浪费表情。

生活资料、劳动力和劳动能,这三者是三种不同存在形式的一个事物,因此它们之间无论怎么变化,都遵循守恒,没有超出一个事物的量。设这种量比变化关系为A。而劳动能与商品(或劳动对象)之间则是两种不同存在形式的两个事物,那么甲事物的量与乙事物的量就不存在量变守恒的说法,甲的量一定,乙的量就不一定,可小于等于或大于甲。设这一量比变化关系为B。从A与B的比较中可以看到,A与B之间根本不存在一种可以比较的量比变化关系。A的变化是“自身转化”,B的变化则是“使之变化”,其中关系怎么能同日而语?何来劳动力或劳动能什么大于小于生活资料,或者什么劳动力或劳动能大于小于其使用价值的说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3-21 18:34:31
he_zr 发表于 2017-3-21 18:02
还是请搞清楚前提再问,否则又在浪费表情。

生活资料、劳动力和劳动能,这三者是三种不同存在形式的一 ...
你直接说劳动的能量与劳动所生产的商品的能量是不相等的不就得了嘛。
但是,既然劳动转化为商品是一个物理性变量,那么这个量也必然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因此,劳动与商品的物理性变量一定是等量的。
这样一来,你的劳动量就有了两个不同的量,一个是由生活资料转化来的化学性变量,另一个是转化为商品时所耗费的物理性变量。
现在请你回答:决定商品价值量的那个劳动量到底应该是由生活资料转化来的化学性变量,还是转化为商品时所耗费的物理性变量?为什么?

其次,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不仅化学性变量是守恒的,物理性变量是守恒的,而且化学性变量与与物理性变量之间的转化也是守恒的。也就是说,生活资料转化为劳动力,劳动力转化为劳动,劳动在转化为商品,其中的能量统统是守恒的,即都是等量的。而在你的论证中,竟然连最起码的能量守恒定律都不遵守了,这还不是胡批乱证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3-21 19:00:43
wzwswswz 发表于 2017-3-21 18:34
你直接说劳动的能量与劳动所生产的商品的能量是不相等的不就得了嘛。
但是,既然劳动转化为商品是一个物 ...
还是要搞清楚你的前提。

“劳动转化为商品”,这是错误的说法。劳动与商品分属两个事物,劳动与商品进行物理性接触,两者随即物理性隔绝,劳动能消散,商品形成不定的量。劳动与商品之间(注意,说的是两者之间)遵守哪门子“守恒”?因此,正确的说法是劳动使劳动对象形成商品,根本不存在什么“劳动转化”。这里劳动能不存在转化,而是离商品而去的消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3-21 19:37:01
he_zr 发表于 2017-3-21 19:00
还是要搞清楚你的前提。

“劳动转化为商品”,这是错误的说法。劳动与商品分属两个事物,劳动与商品进 ...
无论你怎么玩概念游戏,一个客观的事实就是,生产商品一定要耗费劳动者的劳动(力),这个劳动(力)一定要对商品生产发生作用,而在这种作用中一定有能量的转移,如果没有能量的转移,劳动对象能形成商品吗?

所以,你可以反对使用“转化”这个词,但你无法改变劳动对象形成为商品是劳动量耗费的结果。而劳动量的耗费,就是劳动力能量的转移。请问,这个能量如果不是转移到了商品中,转移到哪里去了?如果这里转移的能量不是等量的,那么在你这里能量就不守恒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3-21 21:45:18
wzwswswz 发表于 2017-3-21 19:37
无论你怎么玩概念游戏,一个客观的事实就是,生产商品一定要耗费劳动者的劳动(力),这个劳动(力)一定 ...
应该反过来对你说,无论你是否承认客观事实,劳动与商品之间彼此是物理性隔绝的,它们之间在量上不可能存在什么物质性的转化或转移,劳动能作用于劳动对象后随即向空间耗散,商品的量来源于使用性转变后的原材料的量,与劳动耗费的量无关。

换句话说,劳动是使用价值的耗费,是负值,只有原材料的增加才使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3-21 22:12:33
he_zr 发表于 2017-3-21 21:45
应该反过来对你说,无论你是否承认客观事实,劳动与商品之间彼此是物理性隔绝的,它们之间在量上不可能存 ...
劳动的过程有劳动力的能量耗费,当然是负值了,但这个负值是在作用于劳动对象、使劳动对象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发生的;而劳动对象的变化正是它吸收了劳动力的能量的结果。对劳动来说的负值,对劳动对象来说就是正值,并且正是有了这个正值,它才能转变为商品。所以,按照能量守恒原则,劳动过程中劳动力能量的消耗必然等量地转移到由劳动对象转变而成的商品中,即劳动过程中所出现的能量的负值,必然等量地出现在由劳动生产的商品中,这才是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结论。

而你所谓的“劳动能作用于劳动对象后随即向空间耗散”,纯粹是你自己胡批乱证的东西,是拿不出任何科学依据的东西。
按照你的逻辑,我也可以说,生活资料的被消费就是其“使用价值的耗费,是负值”,所以,生活资料一旦被消费,它的能量就直接被人排除到了体外,“向空间耗散”,而劳动力的能量完全来自于空气的热量。

所以,你的不讲科学的胡批乱证所能推出的只能是一个又一个的谬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3-21 22:51:36
wzwswswz 发表于 2017-3-21 22:12
劳动的过程有劳动力的能量耗费,当然是负值了,但这个负值是在作用于劳动对象、使劳动对象发生变化的过程 ...
所谓“劳动对象的变化正是它吸收了劳动力的能量”,工人用锤子对着烧红的铁坯抡去,铁坯吸到的是一种力,劳动力耗费的能量爆发瞬间,支配的是工人的手臂,劳动能随之以波粒之类的热粒子向空间挥发耗散,劳动对象何以吸得劳动能的聚集?

你如果对能量耗散到哪里去有疑问,请参阅天文物理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3-22 07:52:47
he_zr 发表于 2017-3-21 22:51
所谓“劳动对象的变化正是它吸收了劳动力的能量”,工人用锤子对着烧红的铁坯抡去,铁坯吸到的是一种力 ...
你懂物理学吗?工人举起锤子的能量转变为了锤子的势能,锤子砸到铁坯时,势能被铁坯的分子吸收,分子便运动起来,从而改变了铁坯的形状。如果像你说的劳动能都“以波粒之类的热粒子向空间挥发耗散”,锤子的势能哪里来?铁坯分子运动的动能哪里来?没有这些势能、动能,铁坯的形状能改变吗?

自己不懂物理学,连能量守恒定律也不顾了,纯粹是胡批乱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3-22 10:45:20
wzwswswz 发表于 2017-3-22 07:52
你懂物理学吗?工人举起锤子的能量转变为了锤子的势能,锤子砸到铁坯时,势能被铁坯的分子吸收,分子便运 ...
你这么懂物理学,怎么没解释工人因什么举起l了手?是什么东西让工人的手举起来?别只顾往后扯,后面等会再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3-22 10:52:21
he_zr 发表于 2017-3-22 10:45
你这么懂物理学,怎么没解释工人因什么举起l了手?是什么东西让工人的手举起来?别只顾往后扯,后面等会再 ...
“工人举起锤子的能量”!
你没有看见我42楼的这句话吗?难道还要我重要的话说三遍吗?

工人举起锤子当然要消耗他的能量,而这个能量在消耗的过程中就转变为了锤子的势能。你们中学物理老师没有教过你吗?如果工人举起锤子所耗费的能量“以波粒之类的热粒子向空间挥发耗散”,锤子的势能哪里来?铁坯分子运动的动能哪里来?没有这些势能、动能,铁坯的形状能改变吗?
你怎么不回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3-22 11:46:17
wzwswswz 发表于 2017-3-22 10:52
“工人举起锤子的能量”!
你没有看见我42楼的这句话吗?难道还要我重要的话说三遍吗?
明确能量的来源就好。所谓能量耗散,是指人体内的物质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后瞬间向空间散发,人体内的物质分子并没有向工具或劳动对象进行任何转移,只是产生动能对外释放,使工具产生势能,工具势能再向劳动对象释放,使劳动对象改变形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劳动对象接触的能量均在于改变自己的存在方式,丝毫没有承接由生活资料物质叠加过来的任何东西,而形成劳动对象的增量。

如果能量通过传导就能使物质量增加,那么只要不断的对铁坯抡锤传导能量过去,铁坯的量是不是就能因此越来越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3-22 12:49:33
he_zr 发表于 2017-3-22 11:46
明确能量的来源就好。所谓能量耗散,是指人体内的物质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后瞬间向空间散发,人体内的物质分 ...
你还是回中学去好好补补物理课吧!

锤子要产生势能,就必须把它提到一定的高度;而要把它提到一定的高度,就需要有能量的耗费。在这个过程中,被耗费掉的能量就转变为了锤子的势能,不管是把锤子提到一定高度是直接依靠人力还是其他什么力量,能量的守恒与转化是绝对不变的。所以,你说的劳动的“动能对外释放”,就是释放到了锤子被提高的过程中,也就在这个过程中,这个动能转化为了锤子的势能。
否则,请问:锤子的势能哪里来的?凭空产生的吗?

另外,能量的传导与物质的增加什么关系?物质的减少就不需要能量吗?你能不能不要混淆概念,能不能保持一下逻辑的同一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3-22 18:18:40
wzwswswz 发表于 2017-3-22 12:49
你还是回中学去好好补补物理课吧!

锤子要产生势能,就必须把它提到一定的高度;而要把它提到一定的高 ...
显然,你把守恒和不守恒的要点放在哪里进行了张冠李戴。能量或力量在物体转导过程中遵循守恒,根本不足以说明两物自身的量存在量变守恒。两物的量变除“递减和叠加”关系外,还必须是“零和”关系,也就是一方的减量则必须等量的成为另一方的增量。两物的能量力量传导,前方减量,后方则跟随减量,后方哪里吸纳到前方的减量而形成自身的增量呢?同理,从劳动能与劳动对象的关系看,两者各自的量变关系完全不符合“零和”关系而守恒这一条件,劳动能因耗费而减少,劳动对象并没有承接劳动量减少的任何东西以构成自身的增量。

换句话说,劳动能通过工具传导至劳动对象的力,劳动对象并没有进行“储蓄”,而是除了反作用一部分外,其余向四周继续耗散或传导出去。可见,劳动能与劳动对象之间,连守恒的基础都不存在,何以谈什么守恒?

本文所言的物理性变量,其内涵早已超出你那所谓位置势能的范围,你在咋呼咋呼的什么“中学物理”,懂行的人就知道,你就一中学的认知水平。因此,你那所谓的“混淆概念”,不过是你无法领悟,不得要领的表现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3-22 22:28:50
he_zr 发表于 2017-3-22 18:18
显然,你把守恒和不守恒的要点放在哪里进行了张冠李戴。能量或力量在物体转导过程中遵循守恒,根本不足以 ...
你懂物理,你怎么连锤子的势能、铁坯形状改变时分子的动能哪里来的都不知道?你倒是说一说,如果劳动能都“以波粒之类的热粒子向空间挥发耗散”掉了,那么锤子的势能、铁坯分子的动能是从哪里来的?
你连中学的物理都不懂,还好意思吹嘘自己懂物理?

你说的劳动能没有转化为锤子的势能,又没有进一步转化为铁坯分子的动能,说的是能量在产品中的储存吗?
回答不了我的问题又开始偷换论题了,把劳动中能量的耗费是否转化到了劳动对象中,使劳动对象转化为劳动产品,偷换成了劳动中能量的耗费是否在劳动产品中储存下来。

至于你说的“反作用”,更是你缺乏物理知识的表现。就铁坯而言,其分子之间本身就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储存着能量。当用锤子改变分子的结构时,这种能量就会被释放出来。所以反作用根本不是劳动能的一部分,而是铁坯自身能量的一部分。

最后,劳动产品未必就储存了劳动耗费的全部能量,但劳动产品本身就是劳动能量耗费和转化的结果。
现在我要问的是:耗费在劳动过程中,使劳动对象转变为劳动产品的劳动量与生活资料量是否相等?这里的量是不是就是价值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3-22 23:16:30
wzwswswz 发表于 2017-3-22 22:28
你懂物理,你怎么连锤子的势能、铁坯形状改变时分子的动能哪里来的都不知道?你倒是说一说,如果劳动能都 ...
你应该见过炸药是如何把山石炸开的吧,炸药引爆,遂将能量向空间急速散发,产生一个冲击力,是力的传导将山石击碎。劳动力产生劳动能的原理跟此相仿,劳动力物质分子在体内以化学反应瞬间爆发,并在空间散发,同时产生一种力,驱动手臂运动,从而使工具获得了动力。在这种力的形成过程中,能量耗散了,产生了一个力,这两个现象是分属的两个事物,两者不存在“递减和叠加”的关系,各遵循各的运动规律。因此,科学的陈述是各行其道,各表其意,所谓的“转化或转移”,那是经过人的意识进行抽象推理的产物。

耗散的能量往哪里去了,天文物理学等学科已经说得很清楚,能量耗散后向空间而去,并没有跑到劳动对象体内使之形成增量。是别人“偷换概念”,还是你的认知水平有限,不就不言自明了吗?

如果铁锤的冲击力撞击铁坯而没有形成反作用力反冲和向四周扩散而去,那么这些冲击力又跑到哪里去了呢?铁坯是否自身存在能量先不用管,先管遭受撞击过来的冲击力,铁坯把它藏到哪里去了。

生活资料、劳动力和劳动能,这三者是等量关系,本人早就明确过了。既然劳动力或劳动能就是一定使用价值的等量转化,为此表现为一定量的使用价值,是“价值量”或是“使用价值量”,还有什么区别的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3-23 08:27:24
he_zr 发表于 2017-3-22 23:16
你应该见过炸药是如何把山石炸开的吧,炸药引爆,遂将能量向空间急速散发,产生一个冲击力,是力的传导将 ...
石头分子之间本来就是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作用使它们联结成了一个整体。要打碎石头,就要使石头的分子迅速运动起来,破坏它们之间的联结。石头分子的迅速运动是需要外来能量的,炸药爆炸对石头所施加力就把外部的能量传导给了石头分子,石头分子才能迅速运动起来,石头才能被打碎。按照你说的说法,炸药爆炸所释放的能量都散发到了空中,没有任何能量被石头所吸收,那么请问:石头分子迅速运动的能量哪里来?没有石头分子的这种迅速运动,石头会被打碎?

再看人手臂的运动。要使手臂运动起来,只能依靠手臂肌肉的收缩;而肌肉要能够收缩,就必须有能量的供给。按照你的说法,“劳动力物质分子”的能量都向空中散发了,而没有被肌肉所获得,肌肉能够收缩吗?手臂能运动吗?

所以,在你的眼里,世界上只有化学性变化才能发生物质之间的能量转移,而所有其他的能量统统都只能耗散到空间中去,纯粹就是你的歪理邪说。
实际上,世界上并非只有化学性变化才能转移或储存能量,像前面所说的铁锤被举高后就储存了势能;还有,劳动者把吊灯挂到屋顶上,吊灯也储存了势能;你把钟的发条拧紧,你的能量就转移到了发条中,成为弹性势能。

总之,你自己根本就不懂科学,不懂能量守恒定律,却偏偏要冒充很懂科学,把自己编造的歪理邪说竟然当成了科学!就你这种研究态度,也就只能做点胡批乱证的事情了。

最后,自己解释不了什么是价值量,就用“是‘价值量’或是‘使用价值量’,还有什么区别的意义?”来搪塞,只能证明,你所批判的只是你自己的违反科学常识编造出来的“劳动量”,批判的是你自己的价值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3-23 10:54:20
wzwswswz 发表于 2017-3-23 08:27
石头分子之间本来就是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作用使它们联结成了一个整体。要打碎石头,就要使石头的分子迅 ...
炸药能量爆发,产生冲击力或冲击波,石头遭受外力冲击就使之分裂,与石头自身有没有能量有什么关系?还需要什么“石头分子迅速运动的能量”?莫名其妙。

同样的道理,劳动力物质分子爆发,能量向空间散发,也同时产生了一种力,驱动手臂运动。你的认识在于,只知能量耗散,对产生的力避而不谈,似乎能量耗散去了,也就没什么事了,你在怕谈什么?

一事说一事,可转移的转移,不存在转移的就不存在转移,什么“只有化学性变化才能发生物质之间的能量转移”,如上例手臂与工具之间,就是一种能量或力量的转移传导,就不是什么化学性变化,何来的什么“只有”?你就跟一个无赖一样,辩不过就地上一滚,耍起“只有”,“统统”的伎俩,自己歪理却反诬对方。

你连能量耗散的原理都一概不知,居然有资格去指称别人什么“不懂科学”,自己无知也就罢了,还把自己无知的东西当成“歪理邪说”,可见用无知来形容你已经远远不够了。

你也别再吹嘘别人什么解释不了“价值量”,而是你根本无力反驳价值的实质就是使用价值,于是就自鸣得意的在卖弄什么区别来,除此之外你还能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3-23 11:54:26
he_zr 发表于 2017-3-23 10:54
炸药能量爆发,产生冲击力或冲击波,石头遭受外力冲击就使之分裂,与石头自身有没有能量有什么关系?还需 ...
你可真的无药可救了!
石头这些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正是这些分子的紧密结合才使石头成为了一个整体。而爆炸的冲击力是怎么使分子的紧密结合被破坏的呢?你回答得了吗?

你除了力还知道什么?你除了爆发还知道什么,你除了能量向空间散去还知道什么?还“劳动力物质分子爆发”呢,哪本教科书上这么说的?你拿出来!
你一个连中学物理都不懂的人,对你讲能量真是对牛弹琴,还好意思炫耀自己那点胡编乱造的东西?

你懂价值,我问你“耗费在劳动过程中,使劳动对象转变为劳动产品的劳动量与生活资料量是否相等?这里的量是不是就是价值量?”你怎么就不敢回答了?你是不是连商品有价值都不知道?
你说“价值的实质就是使用价值”,那你解释一下我提的问题:1公斤小麦和1公斤全麦面粉的使用价值是否相同?为什么?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为什么?这与劳动者消费的生活资料量有何关系?你回答得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3-23 12:36:08
wzwswswz 发表于 2017-3-23 11:54
你可真的无药可救了!
石头这些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正是这些分子的紧密结合才使石头成为了一个整体。而 ...
你显然在东拉西扯,避重就轻。这里的话题需要去扯石头内部是怎样分裂的吗?需要你正面回答的是,石头对撞击而来的冲击力,石头把这个冲击力藏到哪里去了?你怎么不回答?

人体内的脂肪、蛋白质和血红蛋白等物质分子通过氧化发生化学反应,使物质分子急速运动而产生爆发式的动力,这种产生动力方式跟天文物理性学的原理没多少区别,而且这些都是生理学的基本常识。你现在是自己无知,就口称“瞎编”。为此,这个世界上对你“瞎编”的东西太多了。

你的“相等”问题本人已经对你做了无数次回答,你还反复问什么?生活资料、劳动力和劳动能,无论这三者如何运动或以什么方式存在,均在量上相等。你还问什么问,不懂就直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3-23 13:02:28
wzwswswz 发表于 2017-3-23 11:54
你可真的无药可救了!
石头这些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正是这些分子的紧密结合才使石头成为了一个整体。而 ...
关于1公斤小麦和1公斤全麦面粉的使用价值,面粉是从小麦加工而来的,其中面粉耗费了200克面粉代表的劳动使用价值,所以1公斤小麦的使用价值量只等于800克面粉的使用价值量。为什么,因为耗费的成本必须扣除。看不出这“与劳动者消费的生活资料量有何关系”这句话在问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3-23 13:34:07
he_zr 发表于 2017-3-23 12:36
你显然在东拉西扯,避重就轻。这里的话题需要去扯石头内部是怎样分裂的吗?需要你正面回答的是,石头对撞 ...
哈哈!你除了力还知道什么?
你知道这个冲击力哪里来的吗?炸药在爆炸的时候产生了巨大的能量,这个能量被周围的空气分子吸收,分子就获得的巨大的动能,这才有了对石头的冲击力。在你看来,这个冲击力与能量毫无关系,炸药爆炸产生的能量都散发到空中去了,周围的空气分子没有获得任何能量,那么这个冲击力又是哪里来的?没有能量就会产生冲击力?你做梦吧?

你不要瞎编什么“物质分子急速运动而产生爆发式的动力”,我就问你,如果这些分子的能量都散发到空中去了,肌肉靠什么来收缩?手臂靠什么来运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3-23 13:40:01
he_zr 发表于 2017-3-23 13:02
关于1公斤小麦和1公斤全麦面粉的使用价值,面粉是从小麦加工而来的,其中面粉耗费了200克面粉代表的劳动使 ...
什么是“劳动的使用价值”?是劳动中耗费的能量吗?为什么是“200克面粉”来代表,而不是更多或更少?
1公斤小麦的使用价值是什么?800克全麦面粉的使用价值又是什么?是它们的能量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3-23 18:02:00
wzwswswz 发表于 2017-3-23 13:34
哈哈!你除了力还知道什么?
你知道这个冲击力哪里来的吗?炸药在爆炸的时候产生了巨大的能量,这个能量 ...
傻笑。如果炸药与石头是无间隙对接,哪来的什么空气分子?可见,如果炸药与石头之间还有空气作为动力传导媒介,空气分子运动时势必产生摩擦阻力而分化和减弱力度,动力已被打了折扣,还什么“巨大的动能”?因此,空气传导根本不是产生冲击力的必要条件。

为此,劳动力物质分子跟肌肉正是无间隙对接,也就是在肌肉中爆发力量,关空气什么事?没有常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3-23 18:07:12
wzwswswz 发表于 2017-3-23 13:40
什么是“劳动的使用价值”?是劳动中耗费的能量吗?为什么是“200克面粉”来代表,而不是更多或更少?
1 ...
劳动的使用价值正是耗费中的能量,这还用问。200克只是个举例,如果数量是个问题,请你来假设好了,是多少就扣除多少耗费成本。

小麦和面粉的使用价值就是各自的使用价值,这有什么好问的?莫名其妙。如果它们化作能量形式,那就代表它们的能量,有什么问题?又是莫名其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3-23 19:26:20
he_zr 发表于 2017-3-23 18:02
傻笑。如果炸药与石头是无间隙对接,哪来的什么空气分子?可见,如果炸药与石头之间还有空气作为动力传导 ...
如果炸药与石头无间隙对接,那么炸药爆炸释放的能量就直接传导给了石头分子,而不需要空气分子的传导。
如果炸药和石头之间还有空气,那么即便空气的运动会损耗掉部分能量,也会有大量的能量会通过空气分子的运动传递给石头分子。
按照你所说的,如果炸药爆炸释放的能量都发散到空间去了,石头怎么还会受到冲击力呢?石头又怎么会碎掉呢?

是你在用炸药爆炸比喻劳动能的释放,我有说过劳动能与肌肉之间是依靠空气分子来传递能量的吗?你哪只眼睛看见的?我在哪里说的?

自己不懂物理,不懂装懂,还要编瞎话,搞栽赃。你也太不地道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