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1020 3
2016-11-15

    我国通用航空产业起步较晚,从1952年至今我国通航发展经历了五个时期。发展过程中几经波折,时至今日通航整体规模仍然较小。
    1952-1965年为我国通航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建设的需求,我国通用航空主要用于航空摄影、测绘、探矿、救灾等作业。
    1966-1976年我国通航停滞不前。由于处于10年文革期间,我国通航产业发展停滞,甚至出现体量的倒退。
    1977-1994年我国通航恢复发展。民航局于1980年后划归国务院直接领导,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通用航空管理的暂行规定》规范了我国通用航空事业各个项目的管理。我国通航涵盖的部门和行业逐渐增多,但整个产业的体量并不稳定。
    1995-2010年我国通航体量持续增长。1995年底民航总局召开了工作会议,提出了发展通用航空的五大措施。其后我国通航作业种类大大丰富,飞行时间持续增长,在15年间年均复合增速为8.8%,到2010年我国通航作业时间达到13.9万小时。
    2011年至今我国通航产业初具雏形。2011年起我国通航飞行时间突破40万小时/年,在飞机供应、通航运营、飞行培训、机场建设保障及法律监管等各个环节都有了对应部门或企业,产业链雏形已经逐渐形成。
    图1:我国通航发展经历五个时期


    我国通用飞机数量在近十年来稳定增长,截止2015年在册通用航空器数量为2235架,2006年-2010年间通用航空器数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1%,2010年-2015年通用航空器数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2%,相比之前五年增速提升了8.1个百分点。相比于世界上通用航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我国通用航空飞机数量规模仍然很小,人均享有的飞机数量更是大大落后。2014年美国和2013年澳大利亚的通用飞机人均享有数量分别为640.78架/百万人和590.65架/百万人,为全球最为领先,我国通用飞机人均享有量仅为1.45架/百万人,不足欧洲地区(151.52架/百万人)的百分之一,航空器规模我国还亟待提升。
    目前我国通用机场数量较少,无法满足通航飞行进一步发展的需求。2014年我国通用机场数量为286个(含临时起降点),数量规模远低于欧美国家,在人均享有机场数量和单位土地面积的机场密度方面也大大不足。2014年我国通用机场密度为2.06个/万平方千米,该数据落后于通航发达的国家一个数量级;通用机场人均享有量为0.21个/百万人,美国为63.85个/百万人。机场建设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12-12 13:32:58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2-12 13:33:15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2-12 13:33:37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