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8605 15
2005-10-09
<P>差距就是:中国人比美国人笨。</P>
<P>看到坛子上的发言,给我这种感觉。国人爱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跑,在后面吃灰尘,还美不胜收的美名曰:学经验。</P>
<P>而美国人大多在没有路的地方自己走出一条路。</P>
<P>中国要想振兴只有靠我这样的天才来提高诸位的智商了。</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0-9 21:28:00

是啊,小弟很笨,师兄这么厉害,我只好明哲保身,呜呜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10 00:22:00

觉得你太急,学经验是非常广泛的概念,只有傻瓜才会说凡是美国的就好。不过这让我想起两个凡是。

其实竞争的世界就是学习的过程。没有哪个帝国不是在模拟前人的基础上成功的,就象金日成的“主体思想”也不过是在模拟大大小小的共产党的统治经验而已,可惜陷入囚徒困境了。越南好像没有学习这点,日子好过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10 23:04:00
我以为有何高论,原来是高大的人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11 19:56:00
环球时报:中美现代化能差100年吗
周方银

复制代码
  ■人均GDP也许能反映国家的财富水平,但财富水平与经济现代化水平是不同的;有些国家可以达到较高的经济富裕水平,但其现代化的工业科学技术水平并不一定高   ■要反映现代化水平,应该采用从正面反映工业化水平的指标,而不是用工业之外的行业来衡量   ■对于任何物理差距来说,能够用时间作为单位来衡量的前提条件是速度恒定,但发展速度恒定在社会现象中是极其罕见的   ■说中国2002年的现代化水平相当于美国1892年,决不等于说中国与美国的现代化水平差距为100年   近日,媒体广泛报道中国科学院所属机构发表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以下简称报告)的结论,即中国2002年的现代化水平只相当于美国1892年的水平,中国要到2080年才能成为发达国家。报告耗时1年,篇幅厚重,是花了很大精力进行的认真研究。笔者并不怀疑报告采用数据的权威性,不过对其中的某些观点和结论的科学性产生了一些疑问。   疑问一:人均GDP能反映现代化水平吗   “现代化”这一概念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末,其核心涵义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区别是多方面的,政治体制、经济生产、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都有本质的不同。就经济现代化而言,其变化的内涵是明确的,即工业化。工业化是指一个社会的生产形态由传统粗放生产方式向集约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这一生产方式的转变并不是指一国农业生产在国家经济中的比重缩小,而是指生产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   报告对经济现代化水平的主要衡量依据是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农业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以人均GDP来衡量国家经济现代化水平有很大问题。人均GDP也许能反映国家的财富水平,但财富水平与经济现代化水平是不同的。经济现代化原指工业化,然而致富手段是多样的,有些国家可以通过出卖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或服务业致富。这些国家可以达到较高的经济富裕水平,但其现代化的工业科学技术水平并不一定高。如一些小的石油国家和部分以服务业为主的国家就是例子。   由于工业不是致富的惟一手段,因此造成人均GDP水平与现代化水平之间的差异。在两个国家工业现代化水平差距很大的情况下,其人均GDP可能是大体相同的;同样,两个工业化水平大体相当的国家,其人均GDP可能有非常大的差距。对比一下中东产油国和一些工业化水平与它们大体相当但经济仍很不发达的国家,就能够很清楚地看清这一点。   疑问二:用农业指标来反向衡量现代化水平是否可行   采用农业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这两个指标,来反向衡量现代化水平并不是一种可靠的做法。报告认为,农业劳动力比重越低,说明现代化水平越高,指出我国2000年农业劳动力比重是50%,英国早在1801年就已达到34%,差距是200多年。我们承认对同一个国家来说,农业劳动力比重降低,可能确实意味着现代化程度提高了。但把不同国家之间的农业劳动力比重相比较,则是另外一回事了,因为不同国家的自然地理情况有很大的差别。   另一个问题是,农业以外的劳动力不一定都分布在工业部门,更不一定分布在现代化的工业部门。要反映现代化水平,应该采用从正面反映工业化水平的指标,而不是用工业之外的行业来衡量。认为工业之外的行业占的比例越大说明工业化程度越低,常常会造成很大的偏差。   如果我们以这三个指标为依据,可以得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水平比发达国家还高的结论。以卡塔尔和以色列为例。2002年,卡塔尔购买力平价的人均GDP为19844美元,本国人不从事农业,只有少数外来农业劳工,农产品依靠进口;同年,以色列购买力平价的人均GDP低于卡塔尔,为19530美元,农业劳动人数占总人口的1%,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这两项指标都不如卡塔尔。按这些标准,卡塔尔的现代化水平高于以色列。而事实上,以色列可以生产高科技的军事装备,卡塔尔却除了石油工业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工业能力。在知识经济阶段,服务业已成为现代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国家经济结构不仅农业比重小,其工业比重也很小,主要部门是服务业。服务业的扩展,使农业比重小反证不了工业比重大。   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就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如果这种提法能够成立,将意味着农业也是能够现代化的。如果农业实现了高度的现代化,即使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也不意味着现代化水平的降低,这使得用农业指标来反向衡量现代化水平更不可靠。   疑问三:现代化差距能够用时间来衡量吗   报告用上述三个指标计算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经济现代化的年代差,即中国2002年的现代化水平,人家早在多少年之前就实现了,两个年份相减,就是差距。   两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差距本来是一个物理差距(如第一代战斗机和第四代战斗机的水平差别是指火器、发动机、侦察器的物理水平差别,不是时间差别),而不是时间差距。而报告将经济现代化的物理距离换算成了时间距离。这种做法在数学上是不可取的。把时间作为衡量两国现代化程度差距的有效标准,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才能够成立:即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在不同的背景下,在单位时间内的发展速度是恒定不变的。但这显然不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事实。   说中国2002年的现代化水平相当于美国1892年,决不等于说中国与美国的现代化水平差距为100年。我们可以考虑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就是美国自1892年以来发展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甚至倒退了,那么,按照报告中的算法,中国与美国现代化水平的差距仍是100年,因为我们还是相当于美国在1892年的水平,但从学术的角度看,得出这样的结论显然是荒谬的。   中国2002年的现代化水平相当于美国1892年的水平,并不意味着中国需要100年才能够达到,或者经过了100年就肯定能达到美国今天的水平。报告也承认这一点,认为到2100年左右,中国与美国的差距将缩小到10年以内。既然不同的国家消除同样的物理差距的时间可能是30年、50年、100年、200年甚至更长,那么就不能够把物理水平方面的差距换算成时间差距,而应该依据物理水平差距本身。对于任何物理差距来说,能够用时间作为单位来衡量的前提条件是速度恒定,但发展速度恒定在社会现象中是极其罕见的。报告一方面说现在中美之间的现代化差距达到100年,另一方面又认为再经过约100年的时间,中国与美国的差距将缩小到10年以内。这两种提法相互矛盾,特别是在“两国差距多少年意味着要经过多少年才能赶上”这一结论上更是如此。   此外,预测今后近100年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是一件在科学上有很大风险的事情。波普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强调了技术预测和预言之间的区别,认为技术预测是可能的,但对开放的社会进行历史预言是不可能的,特别是进行长期历史预言是不可能的。波普的说法很有见地,值得我们思考。▲   《环球时报》 (2005年03月02日 第十五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11 22:59:00

回楼上,中国和美国能差100年么?

身处上个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美国总统胡佛,他的竞选口号是什么

“让每个美国人回到家,烤箱里就有一只烤鸡”

虽然后来美国发生了大萧条,他的口号也就成了一个笑话,他的那个鸡就被称为“胡佛鸡”

但是,从他敢提出这样的口号,可以得知当时的美国的生活水平

相比之下,这几天一则中国贫困学生问为什么一天要吃三顿饭的新闻,确确实实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差别人还太远了

http://news.sohu.com/20051010/n227154871.s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