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冻产会议再出分歧,油价也是因为一度走低,而且美元的走强也压制了油价的反弹,下周原油沥青又会有怎样的走势呢?多空单被套又该如何解套呢?
冻产会议迫在眉睫

今日晚间伊拉克石油部长阿鲁艾比表示,对于欧佩克能否在维也纳会议上达成减产协议持乐观态度。伊拉克油长话风的改变表明了欧佩克最固执的成员国可能考虑减产。不过,就在伊拉克油长一改话风后,油价短线下跌,抹平日内涨幅。
一直以来,伊拉克似乎是欧佩克成员国里最不情愿减产的一名。即便,自2014年中期以来,油价已下跌了60%,而伊拉克也因此受尽了苦头。11月30日,14个欧佩克成员国将齐聚维也纳,就在阿尔及利亚达成的框架性减产协议进行进一步的细节讨论,如今外界认为,欧佩克或将减产2%至4%的原油产量。
两年多以来,伊拉克一直在扩大原油产出,并在最近数月,原油产量达到记录高位。阿鲁艾比曾表示,伊拉克应该可以获得减产豁免权,毕竟对抗ISIS,伊拉克需要大量的原油收入作为支撑。另外,对于欧佩克原油产量的“二手来源”,伊拉克一直表示不满,称欧佩克公布的原油产量与伊拉克国内实际产量不符。不过,在周五晚,阿鲁艾比却一改口风,称欧佩克产量数据的分歧正在缩小。
阿鲁艾比表示,在阿布扎比的会议上,他与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都以及其他欧佩克高官进行了会面,并罗列出了减产所需要面对的问题。阿鲁艾比表示,这次的会面各方都达成了某种形式的共识,虽然没有制定协议,但却是令人满意的结果。
在周五早些时候,9个OPEC成员国与两个非OPEC国家的代表在多哈举行多边磋商。值得一提的是,参加多哈会谈的伊朗OPEC代表周五表示,在OPEC与俄罗斯的会谈过后,对达成OPEC协议非常乐观。
非欧佩克成员国俄罗斯的表态亦十分积极乐观。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表示,他确定欧佩克会在11月30日的会议中达成协议,多哈会议上讨论了为期6个月的协议。而且,诺瓦克称,俄罗斯与欧佩克的立场越来越接近,俄罗斯准备好加入欧佩克限产协议,冻产是其中一个选项,虽然欧佩克提议俄罗斯应该减产。
现货原油沥青下周行情走势分析

油价在连续两日下跌之后,周五油价维持震荡,主要是因为目前产油国消息面导致,而且美元的走强也为油价添加阻力,目前市场主要关注冻产协议的达成效果,如果减产能达到2%至4%,那么油价肯定将会反弹至50美元上方,但是目前主要因为产油国分歧比较大,这仍然是一个关键问题。
日线上看,布林带向下运行,油价运行于布林带中下轨之间,短周期均线MA5、MA10交金叉向上支撑油价,随机指标KDJ平行运行,四小时上,布林带缩口运行,油价受到布林带中轨45美元位置支撑,随机指标KDJ于0轴上方运行,绿色动能走弱,综合上看,下周油价预计还会有反弹动力,毕竟近期冻产会议吵闹火热,不可能就这么草草了事,江阳预计油价还会向上反弹,上方关注47美元位置阻力,但是目前美元的走强也是一直压制油价反弹的一个因素,江阳也是提醒大家谨防油价下跌,下方关注44美元位置支撑,下周操作上陈江阳建议低多为主,高空为辅,而不管做多还是做空,江阳提醒大家一定要带好止损,以免做单被套。
近期总是亏损的朋友可以看看

近期原油沥青的行情波动都是很大,相信只要是有关注的朋友都应该知道,但是这么大的行情你却总是做错,难道是你运气不好?其实不然,因为操作是跟着你的老师分析有关的,而且近期主要是因为消息面影响行情的走势,而近期的消息面确实比较多,但是行情也因为消息面变的更大。咱们短线操作就是为了更好的获取利润,而你的思路总是一成不变,那么亏损的只能是你。
其实就那周五的行情来说,周五的行情走势完全就是震荡,但是有多少人是来回被扫的,又有多少人是来回赚钱的呢?其实这些都是因为每个人的分析思路不同。只要是关注过江阳周五文章的朋友都应该知道,周五江阳是看低多的,但是行情反弹一直反弹不上去,上方阻力比较大,而且消息面利空的影响也是直接导致油价的下跌,江阳就先把稳健获利多单先离场,毕竟咱们操作的是短线,能获利就先把握住。就像江阳说的:只有把握在自己手中的,才是真实的。
如果周五还有人有套单的,那江阳建议你还是尽早换一个老师吧。本来投资就是有风险的,咱们操作肯定是需要带好止损的,因为这就是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但是你总是不喜欢带止损,那就是对你自己的资金不负责,那就只能等着亏损了。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喜欢带止损,这个我也明白大家的心里,因为总是在想,行情总是会回来的,而一旦单子损了,那么就意味着亏钱了。希望大家能明白,止损这个东西能存在也是有它存在的意义,他是为了让你减少亏损,不是为了让你增加亏损的。
说了这么多,而且这么晚了,其实并不是我不累,也不是我不想休息,只是因为近期很多的朋友套单了来找江阳询问,江阳也就这些说下自己的感悟吧。其实也没有人能够耐心的看完吧,毕竟这个市场上的文章很多,能看到说明咱们还是有缘。也希望江阳的建议能够帮到你。而且这个市场老师也很多,但是江阳还是希望大家都能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老师,稳健盈利。
文/陈江阳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