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8888 发表于 2016-11-24 21:05 
嗨,河岸栏杆
欢迎你参加本期的谈管理讨论。你针对议题的回覆完整性很高,同时一致地带出了本期谈管理主 ...
您好

我之前的表达可能不是很清晰,我想表达的是我们在管理中出彩的表现往往是具有“创造性”的,但是在管理当中其实我们并没有很多的机会去表现这种“创造性”,如果这种“创造性”很多,应该反思一下这个组织的内部是否存在一些问题。我们管理的行为更多地是一种“重复性”工作,这种“重复性的工作”使得一个组织能够有效运转。但是这种“重复”又不像流水线上的人员,在一段时间内是面对的是一个型号或者批次的产品。管理者面对的是人,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的状态是不一样的,甚至每天上午下午的状态会不同。
因此我更倾向于管理者面对的是一种“创意性高”的“重复性”工作。我们更多地看到管理者简单地要求自己的同仁、部属去适应组织——其实就是适应管理者自身,这种理解存在一定的问题。诚然一个优秀的组织,各个成员应该有一个愿景,但是其实每个人对这个愿景的理解是不同的。管理的“重复性”是要求每一个组织内部成员来服从于组织的愿景,“创造性”则是体现在能了解每一个组织内部成员,让其发自内心地愿意为组织的愿景服务。
但是管理者本身也是人,而且资源是有限的,我们最求的是如何运用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因此我更倾向于管理是一种“技术性高的重复工作”,这样基本能让一个组织较为有效地运行下去,因为重复可以提高效率。如果我们仅仅追求的是“创造性的非重复工作”,往往会导致组织内部的紊乱,不断创新其实会导致基层的员工无所适从。
其实回到之前的第4个问题,如果一个收入稳定的传统企业是否应该去试图变革,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一个传统的企业,可以去投资别人创新或者收购别人成熟的创新成果,但是不太适合去改革创新。改革创新一定意味着巨大的支出,这种支出会牵涉影响到组织内部的既有结构。
我们假设一个优秀的组织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如果将其中人为的分为两类:一类维持原状A,一类去创新B。我们会面对两个结果,如果B失败了,谁为B的失败造成的资源损失买单?如果B成功了,项目获得了巨大的利润,B是否应该获得较A更多的资源倾斜?这两个问题是非常难以回答的,因为我们会发现两类成员在项目的结果出现前后承担的责任义务是不对等的。因此如果我们将一个优秀的企业去改革创新,往往会导致企业的分裂。那不如维持企业的现状,等待机会运用自身现金流的优势去收购兼并优秀的创新性企业,从而完成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