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2016-11-23 08:37:27
中国为什么难以消化“四万亿”后遗症?
http://finance.sina.com.cn/zl/china/2016-11-23/zl-ifxxwrwk1714593.s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08:37:58
昨天阅读1小时,累计14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08:38:02
网贷平台盈利难源于三大黑洞
http://finance.sina.com.cn/zl/china/2016-11-22/zl-ifxxwrwh4893804.s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08:38:31
http://finance.sina.com.cn/zl/ch ... xxwrwh4891909.shtml
垄断行业冗员过多仍是突出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08:39:12
去杠杆市场出清没有两三年不可能完成
http://finance.sina.com.cn/zl/ch ... xxwrwh4890641.s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08:40:12
如何评估产业政策的有效性?
http://finance.sina.com.cn/zl/ch ... xxwrwk1626233.s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08:44:20
DAY43 : 昨天阅读时间0.5小时,累计阅读时间93.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08:50:48
昨天1小时,累计阅读18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08:54:21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6-11-23 06:00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昨日阅读半小时,累计阅读2小时
2003年的18文确定房地产为中国支柱产业,导致了房价的不断上涨。投机者,炒房者囤积大量房子,拉高房子价格。没有形成有效供给。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巨大,所以促使更多人投入虚拟的房地产业,而不是盈利弱的制造业。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和房地产过热有关。03年以前,以制造业为主需要专长人员。03年后以虚拟产业为主,所以并不需要高学历的大学生。一些没有上大学的人也能胜任房地产行业。我在想,面对这么大的利润,换我我也会去投资。有钱不赚?所以房价上涨是个必然因素。你不抄,还会有别人抄。而这一切可怜的都是信息滞后又急需房子的底层人民。辛苦劳动挣得钱,却不如炒房挣得钱多。现在知道为啥房地产在中国是个火热话题了,它牵扯太多人的神经了。《时寒冰说:未来经济大走势 现实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08:56:43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6-11-23 06:00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昨天阅读1小时,总计阅读时间123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08:57:12
我为何离开FT去教书?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7026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09:04:36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319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09:05:19
1.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全文内容链接
中国将引领全球化?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70260?full=y
2.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内容段落摘录
北京方面对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作出机敏的反应——鼓励有可能被特朗普一脚踢开的TPP伙伴国跟中国一道建立一个包括中国在内的自贸区。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加入了多个区域贸易计划,这些计划正开始被吹捧为TPP的替代品。澳大利亚对这一将美国剔除在外的举动表示出了兴趣。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开放的领头羊,这着实是个奇怪的世界。但如果美国确实决定放弃领导权,这个世界完全符合逻辑。
3.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信息的自我思考点评感想
中国拿出的“那点东西”远没有TPP那么有野心——特别是它不会包括TPP在劳动力和环境标准方面具有重大影响的条款。此外,由中国代替美国领导的贸易一体化将意味着,这种贸易一体化的条款将更适合中国。对于美国及其盟友来说,这必然不如由美国领导的亚太经济一体化的条款和标准(中国原本最终不得不适应这些条款和标准,这本是TPP的一项重大战略奖品)。
4.昨日你阅读的时间量0.5小时
5.你参与活动至今的总时间量102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09:05:57
美国高校联邦研发经费连续4年下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15-1016125.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09:11:22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6-11-23 06:00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昨日阅读0小时,累计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09:15:01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6-11-23 06:00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昨日阅读一小时,累计阅读32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09:18:28
1. 读书12问 http://www.yangzhiping.com/psy/live002.yangtalk.html

2. 摘录   

    * 生成大于管理。知识管理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握生成任意一个领域知识体系的能力。

    * 对于一个时代的杰作与神作来说,它往往是反常识的,超出了你当下的阅读舒适区,甚至整个时代的认知边界。

    * 这些概念你在阅读舒适区中很难碰到,实质上却深深影响着你看世界的视角,因为它们是最源头的高阶模型。什么样的模型能称之为高阶模型?一者是支撑一个新学科诞生的术语体系,如「隐喻」之于认知语言学;一者是一个学科发展成熟,目前公认的巅峰之作,如「大五人格模型」之于人格心理学;一者是学科范式转型的承上启下之作,如「工作记忆」之于认知科学;一者是连接不同学科的桥梁,如「有限理性」之于认知心理学与行为经济学。

    * 如果你总是依赖别人推荐的书单或图书,没有养成独立思考习惯,那么,你建立的知识体系极有可能是碎片的、不完整的与易备摧残。所谓「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往往说的就是此类情况,因为你读的书太零碎啦!你建立的知识体系好比空中楼阁,海市蜃楼,风中浮萍。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被更好的知识体系摧残得一塌糊涂。

    * 一般来说,学习任意一个领域,你可以一上来就思考怎样写一本这个领域的书。因为抽象知识的最佳结构是树形结构,同时兼容广度与深度。书最符合知识的树形结构,通过写书输出倒逼输入来掌握知识框架。

    * 所谓「科学思维」,是指你掌握了「定义-假设-质疑」的系列方法论。撰写「术语卡」,思考每个高阶模型是如何定义的,内置了什么假设,其他学者是如何质疑它的,这是生成知识体系的第一步。

    * 源头大于碎片。信息汪洋,你需要站在时间源头,看潺潺溪流,肆意大海。

    * 我习惯将精读称之为「冷读」。冷读可掌握「正反上下,古今中外」八字诀。比如读书正字诀,重视鲜活证据;反,逆向思考,是否可证伪;上下,在不同的空间维度读书与思考,以提高创意;古今,由今联想到古,从历史变化维度来理解问题;中外,即从地域维度来理解问题。

    * 输出大于输入。即使在头脑中想象教别人,也能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从学到教,意味着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

    * 你需要创设时间的必要难度、地点的必要难度、分散学习的必要难度、测试的必要难度。没必要神话这个时间。否则会出现类似「一万小时定律」的笑话。

    * 每次输入时,不再以书为单位,而是以章为单位。每次输出时,不再以文章为单位,而是以卡片为单位。

    * 生成大于管理,掌握生成任意一个领域的知识体系的能力大于知识管理;源头大于碎片,你需要从知识的源头入手;有限大于无限,任意一个领域的核心知识是有限集合而非无限集合,你需要精读那些承载核心知识的杰作与神作;输出大于输入,坚持长时间刻意练习输出,写卡片时注重整理时间线索、一手出处与反常识证据。

3. 自我思考

    * 高阶模型

    * 知识脉络

    * 元学科

    * 必要难度

    阳志平先生在这篇文章里谈了关于读书误区的十二个问题,并强调知识管理的重点在于生成自己的体系而不是松鼠症般的收集,以及知识源头和高阶模型的重要性。首先这十二个问题分别是:1)为什么要读难书?2)如何提高生成知识体系的效率?3)怎样理解鲜活证据?4)新人如何选书?5)买一堆书,是要买全么?6)如何发现一个新学科?7)如何精读?读了记不住怎么办? 8)读完牛人的读书笔记后,还需要读原书吗?9)先读哪些书?再读哪些?10)如何写卡片?11)写卡片的注意事项有哪些?12)知识如何用到工作中?

    讲几个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take-home-message,首先看三个概念:高阶模型、知识源头以及元学科。这三个概念其实有点同构,都是最核心最基础甚至最反常识的存在,重点在于解决知识碎片的低效。以树形知识结构而言,其兼容了知识的广度深度(虽然不及网状碎片的灵活),而树的顶层一般都是最核心或者最通用的知识。其次是关于知识的输出,关于一万小时定律,其实很鸡血也很难证伪,它给了天资一般(有些妄自菲薄了)的我们以借口,即堆积时间自己一定会成为专家。但作者这里强调,其实还需要增加必要的认知难度,这样大脑在提取知识的时候才会更加迅速高效。

4. 昨日阅读:1小时

5. 累计阅读:111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09:26:40
昨日阅读时间3小时,累计阅读时间18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09:33:35
昨天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14.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09:43:14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6-11-23 06:00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51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10:13:27
昨日阅读1小时 共计36.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10:17:43
昨日阅读时长0.5小时,累计阅读时长14.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10:27:58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6-11-23 06:00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昨日阅读1小时,总共阅读11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10:28:10
昨日阅读时间2小时,总阅读时间50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10:29:25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6-11-23 06:00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了解挑战30天|
昨日5小时,总计21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10:31:44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17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10:32:14
昨日阅读4小时,累计阅读113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10:36:30
昨天阅读1小时,总计阅读191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10:40:36
昨日阅读2小时,总共阅读47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1-23 10:42:12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293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