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力推进创新经济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导向下,众创空间被创业市场激活,遍地开花。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我国已有众创空间共3155家,成为全球孵化器数量最多的国家。但蓬勃昂扬的态势依然无法掩盖其自身成长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

腾讯众创空间发展迅速
近日,正在乌镇举行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腾讯众创空间同样在"世界互联网大会"获得了极大的关注。目前,腾讯在全国30个城市建设了众创空间,还有针对性地提供人才、产品、融资、营销及资源对接等服务。
目前,杭州的腾讯众创空间,已孵化、加速了78个创业项目,其中70个项目获得了不同阶段的融资,总融资额达3.2亿元,总估值超10亿元。接下来,腾讯还计划在海外包括美国等地推出众创空间,促进国内外创业者的交流和合作,增强中国创新与全球的同步性。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众创空间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显示,“众创空间”概念2014年才第一次在中国被提出。此后,“众创空间”呈几何数量级产生增长。从2015年11月的第一批136个,增长到2016年2月的362个,到了2016年9月,不到一年时间,国家级众创空间已达到839个。
行业可持续发展存在不足
尽管众创空间是有庞大需求和市场前景的朝阳产业,但行业依然存在软实力方面的不足。目前众创空间主要以小微企业、社团、合伙等组织形式运行。这些众创空间既要努力寻求各方面政策支持,同时也要通过市场化方式维持运营。
由于大部分众创空间是非营利性质的,如果没有获得企业赞助或者创建者没有足够资金,众创空间通常难以创立和维持运转。目前,很大一部分众创空间在政策扶持期尚能够勉强维持生存,但一旦失去补贴,就可能难以为继。
从长远来看,整个众创空间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来看,行业发展确实需要政府扶持,包括提供一定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但加强自身“造血”功能才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