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024 15
2009-07-15
据中国政府网7月9日的消息,财政部周四发布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称,2012年底前,力争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近期首先将粮食、油料、棉花、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
   省直管县在今年初成为县域发展最大的热点,也是中央要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据统计截止到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级单位、区域,全面或者部分地实行了省直管县,其中也包括一些大的有一百多个县的省份。财政是政府机构运转的血液,对财政制度调整,是省直管县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通过调整目前的财政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对县乡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从而使一直困难重重的乡镇财政能够有所改进。
去年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重大问题决策以及今年的一号文件,都提到了省直管县的部下,使省直管县引来了不少人的欢呼,更有些人上纲上线,对省直管县大唱赞歌。把省直管县神化,以为一“直”就灵。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读,如果盲目迷信省直管县,搞一刀切,带来的危害会更大。原来的市管县存在不少问题,但现在的一刀切搞起了省直管县,问题则会更大。具体来讲有省直管县有三大弊端:

一刀切搞的省直管县,将抽空我国中等城市发展成长的血液,严重阻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等城市不兴,我国集聚经济难建,规模经济难成,这将阻碍我国区域经济中心的形成壮大。
去年到河北一个地级市调研,与不少政府部门座谈,感触很深。我国目前不少地级市的政府部门目前已被虚置,要钱没钱,要物没物。他们戏称自己是二传手,很难通过区域协调来统筹资源做大做强区域经济。县级机构的实权是大大地增强了,但实际上这么做却产生了另外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区域经济中心该如何形成?目前我国四大直辖市以及省会城市或者副省级市已成为区域经济

阅读全文请到新浪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7-15 21:05:30
如果不把县从地级市的桎梏下解放出来的话,那么县就死掉了。光是城市要发展,县城就不要发展了?实际的情况是,地级市从所辖县身上抽血扒皮,严重抑制了地级市的发展。这样下去,何谈共同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5 21:40:44
这样很好啊,缩减行政流程

一些县太多的身份可以设置一个省中心,一到两个副省中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5 23:18:52
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    更重要的任务是农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6 00:22:54
从历史的角度看,疆域小的例如秦朝沿用战国各国都采用的郡、县两级地方政权管理,而疆域大的例如清朝基本是地方上的省、府、县三级基本行政系统组织。三级体系主要是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度比较低,我感觉政府可能考虑到最近地方对中央政策执行的不是很严格,所以希望能够进行省管县试点能否成行,进而考虑实行两级管理。
不过省管县最大的弊端是导致县级官员级别提高,这个可能会形成一种短期试点的寻租行为,同时寻租未果的县级很可能会遭到地级单位的报复吧,各方面的打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16 08:00: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