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E4因子分析法:从财险业务模式出发,创新构建出财险公司盈利能力的分析框架:ROE=承保利润率*承保业务杠杆+投资收益率*投资业务杠杆,并对行业内公司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于传统财险公司而言,承保杠杆取决于业务自身,而投资业务杠杆取决于行业发展阶段和“浮存金”占比,都具有一定的内生性,从而承保利润率成为决定财险公司盈利能力的核心变量。
承保利润的规律:规模化OR差异化:对国内财险公司2010-2015年的综合成本率进行分析,数据显示只有12家公司可获得持续的承保利润,占比仅19%。而这些公司具备明显的结构化特征,具备规模优势:中国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中华联合、大地保险;差异化竞争:阳光农险、东京海上、国元农险、鼎和财险、英大财险、安华农险、安信农险,农险较强的盈利能力可见一斑。规模化或差异化是持续获取承保利润的普遍性规律。
资产配臵:负债性质决定配臵结构:财险保单负债期限一般在一年左右,决定了其投资资产具有更好的流动性要求。以2011-2015的平均配臵结构为例,中国财险在现金及等价物、定期存款、债券、股票及基金、贷款及应收款以及其他类资产的配臵占比分别为7.0%、26.6%、41.6%、14.8%、5.5%、4.5%。其中现金类资产及股票类资产占比明显高于寿险公司,而非标类资产明显低于寿险公司。
自下而上的分析视角:龙头公司持续优于行业:核心指标“综合成本率”在行业和公司层面适用不同的规律,行业层面承保业务维持盈亏平衡是成熟市场的普遍规律,但优质龙头可持续超越行业获得承保利润,甚至越是发达的市场,优质公司的领先幅度越大。如美国财险代表Progressive、GEICO综合成本率平均低于行业9.9和8.1个百分点,国内财险公司中国财险、平安财险综合成本率平均低于行业2.9和3.4个百分点。认为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国内龙头公司将体现出更强的竞争力,自下而上是筛选可投资标的的最佳视角。
模式优势:业绩复利:参考成熟市场国家,财险是最容易产生长期牛股的金融子领域之一,源于其业绩的复利模式,业绩稳定性不亚于消费类公司。根据ROE4因子分析法:1)优质龙头的承保利润率持续优于行业,且具有很好的可持续性;2)资产配臵的视角下,财险公司投资更注重利息、股息以及租金类收益。以上两种业务较为稳定的盈利经过承保杠杆和投资杠杆的放大后,业绩也易产生复利效应。
推荐标的:中国财险、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按照以下逻辑推荐相关标的:1)持续获取承保业务利润的能力;2)业务杠杆情况;3)财险业务占上市公司比重等维度来筛选可投资标的,推荐顺序如下:中国财险(HK:2328)、中国平安(SH:601318)、中国太保(SH:601601),目前股价对应2017年估值分别为1.2倍PB、0.86倍P/EV、0.98
关键结论与投资建议:财险板块是更为强调经营的金融板块之一,规模优势、产异化竞争、精细化管理和创新能力在这个板块中体现出更强的适用性,这也是财险公司标的投资价值判断的关键维度。同时,优质财险公司在盈利能力以及持续性上体现出了更为明显的优势,甚至可类比消费类公司。研究认为“综合成本率”是判断财险公司价值的最为核心的指标。
巴菲特在保险公司运营(主要是投资,承保业务交由GEICO管理层经营)上的成功,成为众多保险参与者竞相模仿的对象。但从一般金融理论来讲,其资产配臵策略和投资风格,只可能、也往往只表现为“具备个性”的资产配臵策略,将其投资策略推广至整个行业的可操作性很低,关键逻辑节点在于:整个行业来讲,期望股票类资产能提供持续、稳定的收益率是不太现实的,而完全性是保险类资金最为基础的要求。相对而言,固定收益率资产在这方面的优势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