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09-7-26 10:36:21
[lo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6 10:44:37
没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6 13:22:18
1.这个问题很简单啊,m-l条件的假设是商品的供给弹性都是无穷大的,所以供给方面不去考虑,楼主不要钻牛角尖。至于涉及到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和劳动力供给,主要是说发展中国家生产的都是附加值低的需求弹性小的产品,注意,这里的重点是说需求弹性小,所以Dx+Dm《1,当然不符合m-l条件了。
2.还有一点楼主要注意,就是m-l条件仅仅是贸易条件和汇率关系的一个方面,或句话说这只是局部均衡,二者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除了弹性论还有乘数论、货币论等等很多关于国际收支的理论。
3.楼主如果真的对这个感兴趣,还是要去看一些专业的书籍,钱荣堃、姜波克的国际金融书都行,绝对不能只靠维基百科、百度知道之类的,太不专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6 16:36:02
建议楼主找一本国际经济学书好好看看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6 22:53:24
dieme 发表于 2009-7-16 17:33

中国的情况呢?中国的技术水平和劳动力供给弹性的无穷大特征决定了出口的产品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必然会很高。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相对较低,所以ML条件不成立。关于这个论述,哪位能贴上正式出版的文献?
关于中国出口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很高的观点,最好是用数据来说明一下吧。记得在发展经济学课程中有讲到,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其工业的投资更加倾向于资本密集型的行业,比如现在中国的重化工业的发展等,这一部分产品在出口中肯定占据到很大的部分。

在出口商品中,2008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8229.3亿美元,增长17.3%。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3420.2亿美元,增长13.9%;机械及设备出口2686.3亿美元,增长17.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156.1亿美元,增长13.1%。同期,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197.9亿美元,增长4.1%;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653.7亿美元,增长16.6%,加快1.6个百分点;鞋类出口296.6亿美元,增长17.2%,加快1.2个百分点;家具出口269.1亿美元,增长21.5%;塑料制品出口158.3亿美元,增长9.4%,小幅提高0.6个百分点。
在进口商品中,2008年中国进口初级产品3627.8亿美元,增长49.2%,占当年中国进口总值的32%,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同期,进口工业制品7703.1亿美元,增长8.1%,占当年中国进口总值的68%;其中,进口机电产品5386.6亿美元,增长7.9%;进口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1191.9亿美元,增长10.8%;进口汽车40.8万辆,增长30.6%;进口钢材1543万吨,下降8.6%。

在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楼主所说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应该是比较低的,其对总体的价格弹性影响应该也较低。因此,个人认为对ML条件也是适合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6 23:29:17
Arthursyc 发表于 2009-7-26 22:53
dieme 发表于 2009-7-16 17:33

中国的情况呢?中国的技术水平和劳动力供给弹性的无穷大特征决定了出口的产品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必然会很高。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相对较低,所以ML条件不成立。关于这个论述,哪位能贴上正式出版的文献?
关于中国出口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很高的观点,最好是用数据来说明一下吧。记得在发展经济学课程中有讲到,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其工业的投资更加倾向于资本密集型的行业,比如现在中国的重化工业的发展等,这一部分产品在出口中肯定占据到很大的部分。

在出口商品中,2008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8229.3亿美元,增长17.3%。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3420.2亿美元,增长13.9%;机械及设备出口2686.3亿美元,增长17.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156.1亿美元,增长13.1%。同期,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197.9亿美元,增长4.1%;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653.7亿美元,增长16.6%,加快1.6个百分点;鞋类出口296.6亿美元,增长17.2%,加快1.2个百分点;家具出口269.1亿美元,增长21.5%;塑料制品出口158.3亿美元,增长9.4%,小幅提高0.6个百分点。
在进口商品中,2008年中国进口初级产品3627.8亿美元,增长49.2%,占当年中国进口总值的32%,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同期,进口工业制品7703.1亿美元,增长8.1%,占当年中国进口总值的68%;其中,进口机电产品5386.6亿美元,增长7.9%;进口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1191.9亿美元,增长10.8%;进口汽车40.8万辆,增长30.6%;进口钢材1543万吨,下降8.6%。

在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楼主所说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应该是比较低的,其对总体的价格弹性影响应该也较低。因此,个人认为对ML条件也是适合的。
楼主所说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应该是比较低的@@@@其对总体的价格弹性影响应该也较低@@@@个人认为对ML条件也是适合的
不知所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20:16:18
学习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8 14:58:00
值得思考,共同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8 21:04:03
首先,马歇尔-勒纳条件并没有说一国处于贸易逆差中会引起货币贬值。而是说在什么的情况下,贬值能改善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
在林本利的总体经济学下册P.134里这样写道: 若外国对本国的出口需求弹性及本国对入口的需求弹性大于一,贬值就能够改善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

个人认为「作为这个理论的一种应用,工业发达国家的进出口多是高弹性的工业制成品,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货币贬值的作用较大。相反,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多是低弹性的商品,所以货币贬值的作用不大。」
这一句缺乏实际例子支持,只是一个断言。
个人还在思考此句的正确性。希望有朋友可以作出分析判断 ~
(直接感觉 此句错误,在找例子否定)

又,关于我的首先。希望有朋友能分析一下(一国处于贸易逆差中是否会引起货币贬值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8 21:08:22
抱歉...
回文的時候沒有看到諸君這麼多的回覆。
自認腦殘,請忽視我上樓回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8 21:20:03
张三李四 发表于 2009-7-17 19:23

其次,马歇尔-勒讷条件是严格理论抽象的产物,别的不去说他,千千万万种商品就被简单抽象为“本国商品”和“外国商品”两种,要去估算所有进出口商品的弹性,则是相当困难的,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而且这个模型抽象掉了交易费用,汇率实际上是不考虑“非贸易品”的购买力平价。
非常同意这位大哥这第二点看法。
一国的进出口弹性确实难以计算。
硬加以介定,会引致错误分析。
经此推敲,此理论只适用于学术层面。
除非能解决弹性的计算问题。

另外,我认为弹性的高低是由于产品对人们的必要性或非必要性。
对于一些必要性产品,例如米。即使收入减少,也不能吃少很多。
可是,对于一些非必要性产品,如娱乐花费,可减刚减。
(记着,是娱乐花费,不是公关花费。如果化妆是就职女士的必需,那化妆品就是必需品。)
当然,不同人对不对物品需求弹性的介定不同。
不过,人们的需求总有共通性。
例如北方人对面需求比较大,对米需求比较少。
而南方人对米需求比较大,对面需求比较少。
(只当例子,因为不了解真实情况)
候诸君看法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9 09:09:58
看了,但是还是不太明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9 12:46:12
我真的说不清楚!不好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30 14:20:15
国际贸易的教材上讲的很清楚。不知楼主还是不是学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31 08:36:35
和“J”曲线结合来看,就是讨论出口商品的数量效应和价值效应那个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31 10:44:39
承接猫爪前辈对Marshall-Lerner条件(一下简称ml条件)的引证:Ex+Em>1的贬值充要条件。

       ML的初始前提如下:
1.进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
2.收入、其他商品价格、消费偏好、进出口弹性曲线本身的位置等其他经济条件不变,只考虑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
3.不考虑资本流动,将贸易收支视为国际收支;
4.初始国际收支处于均衡状态。
        ML条件的无穷大条件者仅仅适合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国家,因为这种国家在国外需求增加的时候可以利用限制资源增加攻击,使得供给弹性无限伸缩。但是实际上各国都致力与实现充分就业目标,使国内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因此,当货币贬值时,很难保证经济体系能够向出口贸易部门转移足够的资源,这意味着进出口供给只能是有限弹性,而非无限弹性。进而Robinson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放松了弹性无穷大和初始均衡的条件,即MLR条件:
                                                   PxQx*Sx(E x-1)/(Sx+Ex)+PmQm*Em(Sm+1)/(Sm+Em)>0
         ml以及mlr条件都考虑了国际收支过程中货币贬值的弹性条件,对贬值效应分析还需要考虑j曲线效应、货币贬值的收入效应以及货币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在ml成立的条件下,货币贬值之初会导致贸易状况进一步恶化,经过一段时间后,国际收支状况才会得到改善。这就是j曲线效应。
ml条件和mlr条件主要分析的是货币贬值的价格效应,并未考虑货币贬值的收入效应。因此在考虑这两个条件的实际效应时,应该比较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的大小,以对实际的贬值作出有效判断。
        贬值必须通过贸易条件的变化来反映其实际的影响,具体就是通过贸易条件变化产生的价格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国际收支产生影响
Robinson指出货币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依赖于SxSm与ExEm之间的大小关系,但是该理论并没有经过完全的理论推导。一般来说,贬值不能改善贸易条件,反而会使之恶化。

        实证方面的结论大相径庭,出现了所谓的悲观和乐观两大派系,悲观者实证指出,事实上弹性很小,ml条件成立的可能性很小,因此贬值并不能带来国际收支的改善。乐观者则反驳说悲观派的结论在很大程度上低低估了实际的弹性系数。

        弹性分析是国际收支理论的核心之一,ml条件和mlr条件爱你是其中的代表性理论,但是其在理论分析过程中过分强调了汇率变动对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且局限于国际收支中的贸易收支状况,没有对资本流动加以考虑,这是一种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仅仅考虑进出口市场,而忽视了社会总支出和总收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31 22:31:44
进口的需求弹性与出口的需求弹性加起来大于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31 22:46:09
非常好,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 20:57:17
LZ不如翻阅下马-勒条件成立的前提假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3 20:59:25
深奥了,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3 21:25:59
我只背过会做题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3 21:26:17
请问楼主掌握到什么程度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4 15:45:59
真的很喜欢,谢谢楼主啊^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8 11:01:22
学习了,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9 12:37:29
路过,也很想知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9-28 11:53:21
工业发达国家的进出口多是高弹性的工业制成品,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货币贬值的作用较大。相反,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多是低弹性的商品,所以货币贬值的作用不大。这就是说,发展中国家只有改变进出口的商品结构,由出口低弹性的初级产品转为出口高弹性的制成品,才能通过汇率的变化来改善国际收支的状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07:17:46
不懂,路过路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15:51:44
已经说不清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18 16:50:50
感谢楼主分享啊,我先马克一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