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23 1
2016-12-01
近两年,“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一概念广为传播。这个词汇出自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之口,钱教授是这样说的:“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


2014年的芮成钢事件之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被反复提及。上至知名的经济学家,下到中国网民,人人都毫不掩饰对他的厌恶。


可能你会觉得这样的人离我们十分遥远,但是留心观察,生活中,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影子随处可见。

我生活在南方,新搬的宿舍楼没有暖气也没有空调,洗浴间更没有浴霸,冬天洗澡非常冷。而且插水卡洗澡,总要把冷水放完之后才会出热水,这就意味着第一个洗澡的人总要花更多的钱、忍受更多的寒冷。


我的一个室友在洗澡前总要先问别人要不要洗澡?如果有人回答要洗,她就会说,那你先去洗吧(第一个人洗完之后就会直接出热水,而且有水蒸气,比较暖和)。看到这儿可能会觉得她就是个利己主义者。可是后来又发生一件事。

我们是两个寝室共用一个洗浴间,平时她总是会等另一个寝室的人先洗,再紧接着进去洗澡。可是那天隔壁的妹子已经洗过了,她突然说:“你们赶紧去洗吧,接着洗会暖和一点的。”我们拒绝了。


过了一会儿,洗浴间有响动,她小声嘟囔:“呼,隔壁终于有人洗了。”我们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刚才她不去是因为还不想去,但又想在她洗澡的的时候有暖和的水蒸气就叫我们先去,这样我们洗完了,她想洗了,还是暖和的。

本来是为了让自己洗个热乎的澡,却打着是为我们着想的旗号,这无疑透露出她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本质。

但她这样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什么最近才很反感她的行为呢?我想冬季抵御寒冷是人的本能,但她却时常挑战我们的本能。其实从某些方面来说,我们都是利己主义者。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错的不是“利己”,而是“精致”。

人是可以利己的,利己是芸芸众生的常态,就像人吃饭打嗝放屁一样,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现代经济学的所有模型离开“利己”基本都无法建立。但是精致就可以等同于“聪明”吗?就像这位室友一样,她可能觉得自己是聪明的,说着为我们好的话,又可以满足自己的意图。似乎是双方都获利的行为,其实并不然,她践行了自己趋利避害的本能,却将他人推向了挑战本能的境地。

利己主义者不一定损人,但“聪明”的利己主义者一定损人。

就像钱理群教授认为的一样,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的问题的要害,就在于没有信仰,没有超越一己私利的大关怀,大悲悯,责任感和承担意识,就必然将个人的私欲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这些人自以为很聪明,却恰恰“聪明反被聪明误”。

人类永远是利己的,这是人类生理构造作出的无法改变的决策。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说,人类的行为都是“以基因为单位”进行利己主义。由于基因是进化中的基本单位,由它控制生物的决策倾向和行为倾向,因此基因是一切行为的来源,而不是个体或种群。就像我们本能地畏寒,就更趋向于想在别人产生的水蒸气中洗澡的意愿。

但是人类身体中又有一种“模因”(Meme,又译弥母、弥因等),“文化”以“模因”为单位在生物(主要是人类)的大脑观念中传播,正如基因所做的一样。例如,“爱国主义”这个模因可能导致个体因为保卫祖国牺牲生命,这是不符合基因的(短期)利益的,但是它以模因的形式在群体中传播,改变了人类行为,使得人类行为不仅仅只为基因利益着想。

这就是“利己主义者”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区别:害怕寒冷,但不推脱“当第一个洗澡的人”;追求财富和权利,但不迷失其中,对社会其他阶层依旧怀有敬畏心和同情心。

人世一遭,别只是作为基因机器活着。

(转载自读书有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12-5 21:46:01
就洗个澡还能洗出这么多感慨,难怪在中国的近代史进程中小资都是被碾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