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启动农村消费,促进经济恢复稳定增长,国家先后出台了家电、汽车下乡补贴政策,以启动农村家电和汽车市场,从短期政策效果来看,这一鼓励农村消费的政策已经显现了一定的政策效果,从长期来看,这些政策措施对丰富农村的产业形态、推动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增进就业具有更为长远的意义。
一、汽车家电下乡政策已经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截至6月份,家电下乡信息管理系统登记下乡产品销售近1200万台,销售额逾190亿元。由于出口锐减,家电企业对内需市场对依赖增大,而家电下乡政策大幅度提高了农村家电的销售比重,对扩大内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家电下乡,企业农村市场的销量普遍提高,内销比重都有不同程度增长。海尔集团2008年农村市场销售额占48%,比上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今年前5个月则占到58%;上海尊贵1-5月内销自主品牌占总销量的85%,其中农村占75%。家电下乡政策促进了农村的家电消费,推动家电行业城与乡、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均衡发展。根据家电协会对11家生产企业调查,这些企业去年对农村销售中标家电下乡产品363万台,今年1—5月增长到707万台,比去年全年增长94.5%。实施家电下乡,启动了农村市场的潜在需求,对帮助行业度过危机、抵御外部风险有积极意义。预计今年我国电冰箱、洗衣机的农村市场销售量可占全国的1/3以上。
在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政策中,由于给予购买微面享受购置税减半和汽车下乡双重补助,微车成为受益最大的车型,微车也因此成为今年车市增长的核心力量。统计数据显示,微型客车和微型卡车在利好政策的刺激下,今年一季度累计销量增长率分别为35%和28.7%。同比去年增加的11万辆乘用车中,增长部分全部为微车。上汽通用五菱和长安汽车一季度的增长都超过10万辆,哈飞、东风小康去年一季度月销量在1万辆左右,今年月销量则蹿升到2万、1.5万辆;一汽佳宝和昌河汽车的月销量也越过5000辆大关。据预测,鉴于微车市场的迅速扩大,今年微车市场可达到190万~200万辆的市场规模,相对去年130万辆的规模增长五成。产业政策带来的利好刺激了销
量,汽车下乡政策无疑是销量上涨最主要的因素,它使得消费信心得以重振。汽车下乡的政策补助在5月初已经陆续发放到农民手中,这将带来新一波销售热潮。
二、汽车家电下乡政策的长远意义
从即期效应来看,汽车家电下乡政策对启动农村市场、促进内需起到了重要作用,对维护产业增长,保证经济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从长远来看,汽车家电下乡政策是对整个农村消费市场的结构进行了一次刺激的加快升级,将进一步丰富农村的产业形态、推动农村地区消费结构升级,对建设新农村具有更为长远的效应。
由于汽车和家电在农村消费市场的规模显著扩大,农村地区的相关产业链条将不断完整,包括销售、维修、售后服务等服务业将不断发展壮大,带来农村产业形态的逐渐丰富,扩大农村就业渠道。汽车家电下乡政策将使企业主动开拓和整合农村流通网络,增大对销售和维修链条的投入,发展连锁经营改变农村的经营业态,这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自家电下乡政策实施以来,澳柯玛已经增大了组织网络建设的力度,使得三、四级销售网点增长1倍多;山东三联、四川长虹等企业设立“流动商场”,通过在农村赶大集和定点定时巡回等方式,直接将家电下乡产品和服务送给农民;国美、苏宁等过去只做地级市的渠道商积极向农村延展,西门子、LG、三星、松下、三洋等外资企业也参与到农村流通网络建设中。目前,备案通过的家电下乡销售网点超过14.5万个,基本覆盖所有县乡。通过家电下乡,原来松散的营销渠道变紧密了,传统的家电夫妻店开始向连锁经营转变。为此,企业纷纷扩大了雇佣规模以保障下乡产品的供应和销售服务。海信公司招收4万名返乡农民工用于农村销售和服务网络;TCL集团客户服务热线新增500坐席,并新招6000余人从事家电下乡促销。
农村产业形态的不断丰富,消费结构的升级,带来的是就业和税收的增长,盘活了农村经济,使得农村经济的面貌进一步改善,这对缩小城乡差距、建设新农村将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