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04 0
2009-07-18
早在去年中在教室看凤凰卫视时就已对陈志武教授所言的“国民财富基金”设想有所了解,近日忽闻梅建平教授也撰文赞同该观点,我个人经阅读几方观点后,提出几点我对该设想的浅显的思考。
      第一,成本问题。给13亿人每人都开户设基金?成本问题怎么解决?得花多少时间完成工作?投入和收益相对称吗?这样的设想在一些细节操作上很难进行,或者说有很多问题需进行。

      第二,按两位教授所言,大概每人能分到一万五的基金,这点钱对大部分家庭是起不了多少作用的,更何言“通过基金抵押,让农民在三线、四线城市购房,振兴房地产行业”呢?一万五能贷到多少款?以现在的房价这点钱起不了多少作用。

      第三,收益率问题。按梅教授所言,若投资合理,该基金能获5-8%的长期投资,3%的分红。试问一年分红450元能起多大的作用?况且按目前中国股市的分红水平只有1-2%。

      第四,原来稳定持股的国有股份突然分到个人,这是否对股市会有巨大冲击?市值是否会有一夜间缩水的风险?

      第五,这样的基金很难改善公平,其作用顶多是提高效率,而且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大量的基金又集中于少数人手里,这个问题又如何解决?

      第六,无论谈论什么经济问题,都得和国庆结合起来才有意义。否则一切都是空谈。这样的设想在中国,政治上是否可行?这样的做法要求国家放弃其绝对控股地位。

      最后,梅教授所言的以财政部发行的8万亿国债来置换8万亿的外汇储备就不会引起通胀,也不会新印钞票,对此我并不太理解。

      总之,以上仅是我个人的几点思考,对两位教授的观点可能思考不深,了解不透彻,还望大家指教。

Hansi
草于嘉兴
2009.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