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蓬勃发展的市场之一,如何在中国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
在过去的10
年里,王李亚洲资源公司招聘并引进了几乎各个类型的双语/
国际化职业人士,从中层到高级执行管理人员,从本土人才到海外归国人士、海外华侨。基于这一领域的工作,我们既了解求职者的动机和期望值,也熟悉当今中国人才市场的现状。针对正在考虑到中国发展事业的人士,以下是几个需要了解的关键问题。
理想候选人
根据我们为中国一流跨国公司引进顶级人才的经验,我们依据客户的要求总结出了理想候选人的基本素质。无论在什么行业,什么职能部门,跨国公司的管理层职位的候选人通常满足以下六个特点:
高素质(能够胜任管理层/
高级管理层角色及职责)
双语技能
国际化导向
薪资要求合理
业绩(显示能在中国表现并取得成绩的能力)
现实的期望值
对于许多本土职业人士而言,双语技能,即英语能力已经基本不成问题。他们的国际化视野和接触面也在迅速提升,逐渐达到跨国公司的标准和要求。而在薪资要求合理方面,本土职业人士也比海外职业人士有更大优势,鉴于如今的薪酬体系已完全本土化。另一点,由于本土职业人士的职业根基都在中国,他们也具备在中国高效工作并取得业绩的能力。他们对市场的熟悉,在职场的关系网和资源,以及对本土商业文化的理解对许多职位至关重要,这些都使他们较海外职业人士更具优势。
现实的期望值
就现实期望值而言,许多海外归国人士都对如何在中国成功表现,如何处理各种情况一无所知。对这些初入/
重新进入中国市场的职业人士来说,他们必须表现自己并使跨国公司的雇主相信:我能够在中国取得与其他地方相同的成就。在初入这个市场的时候,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非常艰难。虽然中国的职业标准和商业运营在迅速国际化,但对没有在这里工作过,或出国很久(例如:5
年以上的)的人来说,这里的文化差异和传统理念都将构成挑战。无一例外,每个人都需要一段时间来找到最高效的工作方法。
决策人是你,而非他人
每当我们向客户介绍海外候选人时,他们首先会问一个问题:“他们来中国的动机是什么?”公司并不想把人才从国外利诱来。他们不想去说服一个人来中国,也不想去向他解释为什么要来这里发展事业。他们期望这些候选人是自发自愿的,并且已经将目标和理想的重心放在了这里。如果情况并非如此,公司也就不会考虑你。
跨国公司的观点和立场是:在这个全世界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市场,他们作为世界领先企业,可以提供许多绝佳机会。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需要调节生活各个方面;也认可经济收入对所有人的重要性,但并不认为高收入能在短期内实现。他们的应对措施是几乎每个决定来中国工作的人都明白的,那就是,如果你有耐心和能力,去展示你的能力,在这里取得成就,那么在经济条件和职业机会上,你都会取得丰收。这一点被一次次地证明,也就是为什么中国能吸引如此之多的人才。
必须要明白的还有,对于初次来中国,或是在海外工作数年后回国的人来说,有风险的不仅仅是你,雇佣你的公司也一样承担风险。他们的担忧来源于之前经历过的高损失、高难度的雇佣错误,许多回国工作者没能达到工作要求。因此,跨国公司再也不像过去一样,仅仅基于候选人的各种要求、资格、和国际背景来雇人。
薪酬问题
当今,中国跨国公司薪酬体系的本土化已不只是趋势,而已深深植根。公司已没有必要通过高薪酬福利来吸引海外人才,他们愿意支付给初到中国的海外雇员的是本土标准工资(按净额来算是相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那些表现出色的人就一定能得到经济上的回报,这一条是雇主所坚持的基本原则,也是许多职业人士回国发展事业的原因。然而,出色的表现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展示出来。
我们所说的时间没那么长。短短一年后,你的市场潜力和唾手可得的机遇就会呈指数上涨。公司对于你是否能有出色表现的担忧渐渐消失。这都是你在所处商业环境中开始建立起业绩成就、经验、名誉和人际关系的结果。
对海外职业人士而言,在中国必然有极佳的机会。但是近来,跨国公司提供给经理到主管的都是本土标准的薪酬福利。目前在海外工作的人如果考虑来中国,收入将有20-40%
的缩水。但比较来看,由于中国生活成本、租金、税收相对较低,因此在扣除这些基本费用后,实际的净收入及该收入水平下的生活水准更高。请看下表中的净报酬比较:
大约一年后,升职会越来越快,这时候真正的职业和经济回报才开始。在中国,你会看到许多较为年轻的职业人士掌握着重要的业务和职责。随着他们升职加快,他们的薪酬福利水平也更高。
优秀管理人才的理想市场
这个市场的基本准则是,即便日后你的公司不愿意为你的价值提供相应的报酬,也有许多其他公司愿意。这是现今人才和雇用市场的本质。这里不断发展的跨国公司对于杰出管理/
高级管理职业人才的需求将会继续增强。随着中国猎头行业的活跃,优秀人才将会被熟知也被积极招募。
当然,任何人在求职时都理应要求一个最好的薪酬待遇,但同时也要现实地衡量当下的市场情况。除了“动机”问题,我们在向客户介绍候选人时最常碰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他们的预期是什么?”我们经常告诉初到中国的候选人,要寻求一个公平的、满足你原先生活水平的薪酬待遇。而中国的纳税制度合理,生活成本相对较低,这个水平在本土工资标准下就能达到。正因如此,许多人正在考虑到中国来发展未来事业。
权衡考虑职业及个人,这是个好抉择吗?
我们看到,决定来本土发展的人从各个决定因素进行了全面的考虑。根本上来说,他们认识到这个尚未发展成熟但十分活跃的市场能够提供许多宝贵的职业发展机会,而这些机会在美国是相对稀有的。基于对目前工作的挑战性以及国内对跨国人才需求的了解,他们对自己的独特价值和能力十分自信。许多人最看重的职业和经济利益是:
升职快速——因为各公司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很快,所以升职的频率也很快。在美国常见的中高管理层升职瓶颈在国内是不存在的。换句话说,在这里,升职一路畅通无阻。
在别处不易得的机会——跨国公司的迅猛扩张使得许多人得以进入到职业发展前端,管理层角色,而这换在美国,至少在同等时间内是不太可能实现的。这样的例子在很多人身上都能见到,他们现在职位和职权都是在其他地方难以轻松得到的。
净收入——在比较中国和海外的薪酬福利时,关注净收入(实际可支配收入)很重要,比如,在比较权衡税收、租金、生活花销(中国都更少)后,中国的6
万美元/
年实际和美国的10
万美元/
年相差无几。
除此之外,多数人到中国还有其他的理由:为了实现创业理想,对中国文化和生活有兴趣,可以更接近家人。总之,他们的决定往往来源于多方面的考虑,而非仅仅经济和职业上的考量。
我们通常告诉考虑来中国的海外候选人,实际上,他们初到此地时可以期待一个与这个市场及海外净收入相符的公平且合理的薪酬福利包。但本土跨国公司雇主和个人都普遍认为:如果你能在这个市场环境中证明自己,那么机会和回报自会到来。如果你自己的想法和预期能与这里的现状相契合,那么找到一个好机会将不会是件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