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1043 0
2016-12-12
  中国水泥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水泥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1-12月全国水泥产量23.48亿吨,同比下降4.9%,而2014年同期为增长1.8%;利润方面,2015年水泥行业利润总额已经回落至2008年水平。
  大区产量跌幅之最:东三省
  数据显示,2015年1-11月份,全国累计水泥产量21.48亿吨,同比下滑5.1%。从产量跌幅来看,上海、吉林、山西名列前三甲,东三省仅有吉林在列,但并不能忽视东三省产量大跌的现实。
  2015年1-11月,东三省水泥产量跌幅分别为吉林22.6%、辽宁20.92%、黑龙江17.44%,跌幅均超过15%以上,相比于全国平均5.1%的产量跌幅,可谓已经跌出了“新境界”。
  以往因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大集团市场控制力较强,东北成为全国眼红的高价市场,今年堡垒却自破于内部。辽宁自2013年全运会结束之后整体需求一直持续不振,今年需求更显萎靡,而黑、吉两地也同样不容乐观,由于需求不足,东北市场水泥价格降幅累计达60——70元/吨。
  东北老工业基地退化问题已经“老生常谈”,近年来由于人口外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经济后劲已经严重不足。日前,国家再次提出振兴东北经济计划,但考虑到国内整体经济形势的下滑,以及东北并不明显的区位优势,未来市场重振难度较大,预计2016年并不乐观。
  价格跌幅之最:广东、北京、青海
  2015年水泥行情的惨淡不仅仅体现在产量方面,价格的下跌更直接体现了市场的低迷态势。
  总体来看,2015年全国行情走势大体与2014年相仿,属“V”字型走势。不同的是上半年水泥价格跌幅程度远超预期,后期价格反弹拐点延后,且力度相对平缓。据市场反馈,上半年全国水泥价格持续下跌,整个下滑节奏持续到三四季度方才略有改善,但有限的价格上调也主要出现在华东、西南及中南的局部地区,其余区域基本有心无力,至年尾全国水泥、熟料价格水平仿佛一朝回到十年前。
  2015年全国水泥价格同比平均跌幅达到51.87元/吨,全国范围内水泥价格跌幅前三甲分别是广东、北京、青海,而全国54.84%省区吨水泥价格跌幅接近过超过50元/吨,行情之惨淡可见一斑。
  熟料新增产能之最:广东、广西、甘肃
  虽然水泥行业依旧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但2015年国内仍然新增水泥熟料生产线24条,新增水泥熟料产能3137.2万吨,增量连续五年萎缩。
  具体来看,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甘肃三省,其中广东530.1万吨、广西465万吨、甘肃38.5万吨。从区域来看,新增熟料产能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中南和西南地区,分别占41%和28%。
  另外,截止到2015年底,全国新型干法水泥总产能在17.83亿吨左右,前十大水泥集团新型干法熟料产能集中度提升至53%。目前,部分省份依旧存在新批和拟在建的产能项目,因此我国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难度正持续加大。
  最大规模错峰生产:泛华北冬季停窑
  2014年12月27日上午,“泛华北地区水泥企业冬季错峰生产会议”在山东济南召开,宣布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山西省、北京市和天津市决定开始实行水泥企业冬季错峰生产。
  具体为:北京、天津,自2015年1月15日至3月15日停窑;山东,自2015年1月15日至2与28日停窑;河北,自2015年1月15日起,除唐山市企业停窑至2月28日,其他地区企业停窑至3月15日;山西,自2015年1月15日起,除晋东南地区企业停窑至2月28日,其他地区企业一律停窑至3月15日;河南,自2015年1月20日至3月5日停止煅烧熟料。
  此次错峰生产涉及华北、中原地区近千家水泥企业,对水泥错峰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更大范围内开展、实现错峰常态化具有前所未有的推动意义。
  另悉,2015年的水泥错峰生产涵盖了中国北方15个省、市、自治区的467家企业,共728条熟料回转窑冬季停窑。
  水泥行业利润规模状况分析
  2016年首十个月行业利润同比增长47%至332亿元人民币。虽然2016年首十个月水泥行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87%至6,952亿元人民币,但10月份的行业利润达到83.4亿元人民币,为今年新高。单月利润较2015年同期增长超过一倍,并较2016年9月份高出31%。数据证实了行业盈利正在复苏,而2016年的定价和生产协调变得更佳。由于2016年上半年基数较低,我们认为若以未来6个月至9个月来看,行业盈利前景依然正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