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蓝皮书:关系信任是当代中国社会信任主要模式
(联合早报网讯)《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道(2016)》今天(12日)在北京发布,蓝皮书指以熟人关系为代表的关系信任是当代中国社会信任的主要模式。
蓝皮书说,就社会信任的总体状况而言,以熟人关系为代表的关系信任是当代中国社会信任的主要模式,还未建立起基于职业群体和陌生人的社会信任模式。
蓝皮书指出,调查结果说明,多数人不信任陌生人。居民选择最信任的是家人,其次是好朋友,再次是同学或同事、教师、自己认识的人和邻居,然后是医生、警察、法官、律师、农民工,接下来的是出租车司机、单位领导或老板、专家、保姆、记者、企业家和与自己宗教信仰不同的人;而政府官员、政府的办事人员、外地人、外国人、宗教信徒、有权的人、神职人员、有钱人、中介机构人员,依次排在后面。陌生人(初次见面的人)排在最后。
蓝皮书还指出,居民总体的社会公平感评价不乐观,评价较高的是义务教育、公民实际享有的政治权利、公共医疗和司法与执法四个方面。研究发现,教育程度低的居民公平感相对较低。人们在社会比较过程中的总体剥夺感并不强烈。
蓝皮书说,提高居民安全感有助于增加社会信任,职业公信力是重建社会信任的关键。研究发现,人们的社会安全感越高,对交往对象也越信任。同样,安全感越高的人越信任不同的职业群体。因此,在以风险和不确定性为特点的现代社会,降低社会的不安全感是社会治理和社会改善的重中之重,有助于社会信任和社会稳定。
蓝皮书指出,建立公平、公正的制度和社会分配机制至关重要。具体来说,规范公职人员行为,优化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制度,提升政府官员、警察、法官、政府办事人员等公职人员的法规意识和道德水平,逐步建立公职人员的公信力,是重建社会信任机制的关键。
蓝皮书还建议,提高教师、律师、医生等与居民密切相关的职业群体的职业精神,使他们成为支持社会信任体系的中坚力量,使民众能更多感受到社会的公平和公正,逐步建立公平公正信念,从而发展成为一种社会核心价值观念。转自:
http://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161212-701297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