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企业管理也是一样的道理,谁一开始都无法拿出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案,都是在不断的测试中实践成功的。
管理不仅是一门学科,而且是一种文化,一门艺术;人是我们最大的资产,要使职工有成就,管理人员就要把劳动力看成是一种资源,管理人员承担的就是使人发挥致用的责任。但很多时候,我们在管理时,常常没有想到要发挥和人长处,而是以为的告诉下属,你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没有思考。
企业管理感到“累”者,多是因为“事必躬亲”或追求“尽善尽美”,唯恐企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终日处心积虑。越是这样,企业往往越是到处冒烟。不是这儿有事,就是那儿出了点麻烦。不亲自处理又不放心,结果,奔波劳累之极而收效甚微。所以为什么说管理是一门艺术。人文比佛利回想多年来管理企业的成败得失,认为要想轻松、高效地管理企业,有这么几项可能是应该遵循的。
1、要分级管理而不要越级插手问事。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要进行必要的分级管理。主要管理者不要一竿子插到底。那是“出力不讨好”的事。对下属的管理人员要在明确责任和奖罚的基础上,让他们有职有权。即使碰到问题,只要不是事关企业大局的问题,也要所属的部门自己去处理和解决。要充分地调动下属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观能动性和高度责任感。管理者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研究企业的发展方向或重大决策。
2、多想、多看,少说、少干。这是高明管理者的必须掌握的原则。千万不要大事小事都要“事必躬亲”。你只有站在一旁观看,才能真正“旁观者清”而避免“当局者迷”。才能更公正、更有效的判断是非曲直。才能真正看清那些事情是企业应该坚持的,那些事情是需要改进的。即使你比你的下属干得还要好,也不要事事都亲自去干。必要时给他们示范一下即可。
3、大事聪明,小事糊涂。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首先要分清什么是企业的大事,什么是企业内无关紧要的小事。凡是关系到企业发展和生死存亡的大事,一定要慎重对待,决不可等闲事之。而大事往往不是每天都发生的。对于那些个鸡毛蒜皮的小事,要让下属部门按照分工自己去解决。不要陷于繁琐的事务之中而不能自拔。
4、要豁达大度,不要小肚鸡肠。“泰山崩于前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是古人称道的所谓大智大勇。企业的管理者也要培养自己一种处变不惊的能力,以对付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即使企业陷入困境,也要有“大不了再上井岗山”的气魄。对下属,即要严格要求,又要适当容忍。不要听风就是雨,也不要时时盘查,事事追究。必要的时候,也要睁只眼、闭只眼,看见全当没看见。只要不影响企业的重大利益,对一些事情不必去兴师动众地深查深究。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
企业的管理者只有摆脱繁琐的事务,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从更高的角度正确地权衡企业经营管理上的利弊得失,才能更好地考虑企业的发展大计和重大决策。企业的管理者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要十分熟悉所管企业的人和事。还要有一定的肚量或胸怀。这样,才能“熟中生巧”、“艺高人胆大”,从而实现轻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