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大学为何能获得如此巨额的捐款?首先源自美国人良好的捐赠传统。美国社会的捐赠和慈善文化由来已久,一方面私人会主动捐赠,另一方面,高校或科研机构会通过举办慈善晚会吸引富人参加。
其次,美国法律也鼓励捐赠,对捐赠者的权利和义务都有明文规定,最大程度为捐赠行为提供了法律保障。捐赠人可以通过捐款免除税收,又能扩大声誉,起到宣传的效果,如此“双赢”的机会,何乐为不为呢?
再者,美国对捐款有严格的制度保障。捐款用在哪里、怎么用,都有明确的规定,并定期向社会大众公开财务报表,绝不会出现安全问题。每个大学设有基金会,所接受的捐款,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对基金进行投资管理,有一整套保值、增值的方法。
另外,捐赠也成为富豪实现“家族名校梦”的一条捷径。据悉,哈佛有一条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如果可以给哈佛捐一座图书馆或者一幢教学楼,捐款人的子女无论高中表现如何,都可以被哈佛录取。而这条不成文的规定,也同样盛行于其他常春藤盟校。
潘石屹夫妇捐赠哈佛事件,就曾被解读成为即将念大学的儿子“买”下一张哈佛门票。尽管潘石屹予以了否认,但这也是很多富豪热衷向名校捐赠的驱动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