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8656 9
2016-12-20

                 经济学与物理学的差距

                      于德浩

                     2016.12.20

在我看来,现在的经济学比物理学至少晚发展了300年,也就相当于1700年自然科学的水平。现代经济学还处于百家争鸣的时期,就像当年牛顿和惠更斯争论光的波粒属性。再批的狠一点,人文学科基本两千年来就没有突破进展,我们现在对社会学的认识真的不比孔子、孟子、管子强多少,国家治理的水平也高不过萧何、曹参、诸葛亮。我再用个贬义词,现代经济学基本就是半吊子。

当然物理学也是大约在1600年后才有突破进展,引起质变的原因,是人们找到了一种学习知识的方法,即现代数理逻辑。在以前,人们最多只是知识的传承积累,只有当某个天才出世,才会有所进步;而一不小心,知识还会失传。数学是人类伟大的发明,现代数学的奠基人应该归功于笛卡尔。他创立了一套严密的科学逻辑体系,使得人们学习知识及发展知识变得有章可循。这么说吧,人类此前经过几十万年的知识经验积累,在这套体系下,大约只要十来年就可以学会了,而且“普通人”也可以继续相互协作发展。以前的文明或者说现在的东方思维是“可意会不可言传”,要靠一个天才的“悟性”或“慧根”。

直到20世纪,数学才开始应用于经济学,当然这是一个伟大的进步,不过本文我就不想再夸经济学已经取得了多么伟大的成就了。现代经济学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引入了数学的表象,但没有引入数学逻辑的本质,所以我说是“半吊子”。据说,现代经济学的前沿动不动就用上百个参量,解成百上千个方程组,甚至用的高深数学已然超过了当代物理学。可是,你看他们得出的那些结论,及相应的具体应用,真是让人大跌眼镜。现在据说有纯粹经济学理论,根本就没有现实可对应量,一味的求解数学;在故弄玄虚上堪比最前沿的理论物理。真是,好的不学,尽学坏。

具体的说,在我看来,现在经济学其实只学会了物理学的一招,就是“数据拟合”。比如,根据历史经济数据,统计发现y=x很好的描述了x从1到10的规律。于是,经济学家就猜测,在10-20的未知区域是否也成立呢。后来,测量技术进步了,发现也成立。这下不得了了,经济学家开始烧包起来,断定,“y=x永远成立,当x=10000时,y必然是10000。”真是如此吗?经济学家就敢说是,因为“限于当前的数据有限,人们无法证伪”。

物理学家就不敢大放厥词,因为这样的事他们经历多了。经验数学公式一般是发散的,但是实际物理结果往往是收敛的。所以,理论物理学家的工作就是试图找到一种符合逻辑的理论模型对当前实验现象进行微观机制解释,并且努力解决红外发散和紫外发散的问题。

而经济学家们则误入歧途了,他们自以为,经验公式总结不出来,是因为数据量不够,所以要“大数据”;而找不到合适的线性方程来描述就试图去找非线性方程组;三五个参量不够,于是就增加为几百个参量。这么一搞,人是无法计算的;得超级计算机才行。可是世界上目前还没有如此强大的计算机,于是经济学家们就说,经济问题太复杂了,现代技术手段达不到;这不赖我。这让我想到了,马云当年重金聘请的牛哄哄CEO,“当时我只有500万美元,可他给我做了一个1500万美元的计划。我说能削减一下吗,他说,他就从来没做过低于1000万的。”老子说,“治大国如同烹小鲜”;爱因斯坦说,“优美的理论一定是简洁的。”经济学家们已经把起码的哲学常识和数理逻辑给彻底抛弃了。

还有另外一个极端,经济学家们经常会给出一些“很天真”的言论,比如,“最近30年,人口有向大城市加速聚集的趋势。所以,可以预见几百年后,几亿人会拥挤在一个超级大城市。”“人类的繁衍能力比粮食生产的增速快的多,所以几百年后地球会超过几百亿人,到时人人挨饿。”“现在西方发达国家欧美少子化现象严重,可以预见在几百年后,人类数量会逐渐大幅减少,以至消亡。”“大城市的土地有限,所以房子价格永远会只涨不跌。”“贫富分化逐年拉大,所以几百年后富人更富,而穷人更穷,几乎饿死。”“去年股票涨1倍,今年股票涨2倍,所以明年股票至少涨3倍。”上述推理方式,明显是“直脑筋”。物理学上讲,“要充分考虑边界条件,合理处理发散问题”;哲学上讲物极必反,“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犯类似错误。比如,你投1万元,他给你返2千元;你投10万,他给你返2万;你投100万呢? 按照上述规律,应该是返20万。可惜啊,“物理收敛”一分不返。确切的说,是他投你一句谎言,你返他98万元。

物理学家侧重实事求是,而经济学家可以死不认账。比如,某个经济学家若认定私有制好,自由市场好。他就举例,说看看美国经济持续繁荣20年,把社会主义国家及非自由市场的国家远远落在身后。你反驳他说,有好多国家也是私有制资本主义,也是自由市场,为什么他们经济发展不好呢?他就回答,“他们其实是假的自由市场经济”或者“他们再过几十年定会高速发展”。你再说,中国最近20年发展的也很好啊。他还是一样的霸王逻辑,“中国只是名义上的社会主义,实际是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或者“中国现在看上去经济好,只是暂时的;马上就要硬着陆,完蛋了。”到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美国,这时他的解释就是“是华尔街绑架了美国,政府干预过度,自由市场经济无法继续;所以才会发生金融危机。”反正,只要经济学家坚持认为他的观点是对的,那么所有好的客观事实都是他的,所有坏的情况都是对手的。在他们眼中,根本就没有“客观事实”,只有对事实的自我圆谎。

各个经济学流派互相吵吵,私有制和公有制,自由市场和干预市场,民主和集权;没完没了。你们互相截长补短不好吗?你们互相点个赞不好吗?“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才是真做事的人,才是实事求是的人。

经济学家们逻辑混乱,可以“睁着大眼说胡话”,这点在媒体尤为突出。比如,美股大跌,因为跳梁小丑特朗普似乎要当选美国总统;随后股市反弹,因为特朗普的选票相对减少,当选概率大幅减小。可是,打脸的是,特朗普真选上总统了,美国股市还一直保持上涨。怎么圆话呢?“跳梁小丑”特朗普被媒体改称为“经济务实”的聪明商人特朗普。物理学家如果不能确定两件事是否有关系,一般会假设为“无关联”。而经济学家,可以把任何事都归结到一个原因。不是吗,看看这些垃圾新闻,是不是所有的事都要扯上即将上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

经济学家们目前还停留在研究生的水平,远达不到导师的高度。一个学生上台讲报告,展示一个导师给他布置的任务的运行结果。导师问他,“怎么结果会是这样的,你能解释一下吗?”学生回答,“这是计算机程序自动运算一周才得到的结果,我怎么知道?”导师说,“你肯定把某个算式的符号给弄错了,从物理定性分析来看,我认为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结果。你得回去仔细检查检查你写的程序。”其实,经济学家不知道原因,还不是太坏。更糟糕的是,他们一口咬定他们找到了真正的根本原因。比如,俄罗斯这20年被当年的“私有化”整惨了。原来,是否私有化跟经济发展真的关系不是太大。“人们最对的事,经济学家们以为做错了;人们做错的事,经济学家们却以为做对了。”

最后,物理学家比经济学家要谦虚。一个物理学教授、博导是这么说的,“像我们这些人,最多只能称为物理学工作者;而诺贝尔奖得主或者我国的资深院士才有资格被称为物理学家。”而人文学科呢,可能也就大学毕业,发了篇《北上广深房价永远上涨的原因》的灌水帖子,就自诩为著名经济学家。这种现象,企业家称为“吹牛不撒谎”,因为谁也没有“著名经济学家”这个证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12-20 19:20:41
经济学与物理学的差距,那是没有可能拉近的。前者是关于生命事的“事理”,后者是关于非生物的“物理”。我们以人类立场来观察人类自身,也就是以主者的立场来观察自身,这就叫主观。主观立场固有着无法克服的主观偏见。相对于“事理”来说,物理学的客观性要好得多。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只会有“物理学”,但永远也不会有“事理学”这回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21 09:00:26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6-12-20 19:20
经济学与物理学的差距,那是没有可能拉近的。前者是关于生命事的“事理”,后者是关于非生物的“物理”。我 ...
当你一个人看社会时,你会发现好多事情,你无能为力。 从而就说明,社会其实也是一个客观的社会。社会规律也是有其客观的规律,只是人类尚未把握。 也许再几百年,人类的认识会有质的突破。
就像物理学,1600年以前也是基本没有进展。最近300年,才突飞猛进。
人类人会在最近300年也是突飞猛进,不同的是,物理找到了基本的公认的科学规律。
但是,人文学科没有找到基本或者公认的规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21 09:13: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21 09:38: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21 12:31:34
tom_lv1 发表于 2016-12-21 09:00
当你一个人看社会时,你会发现好多事情,你无能为力。 从而就说明,社会其实也是一个客观的社会。社会规律 ...
立场之见就叫偏见,这一点看来没有争议的余地。以意识的立场去观察物质,这就是以相对客者的立场去观察对方。这观察箭头是单向的。我们谁也无法把观察箭头调转过来以物质的立场来观察意识。就因为这样,以意识的立场去观察物质,这是相对客观;以意识的立场来观察意识自身,这是绝对的主观。我看这样更能解释为何只有“物理学”而没有“事理学”的问题了。

“人类的认识会有质的突破”这真不好说。我不知道有没有可能把观察箭头调转过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