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906 0
2016-12-20
    预计到2020年,全国餐厨废弃物产出量达到12万吨/日。如果按照30%处理能力来规划,2020年日处理能力需要达到3.6万吨,而现在只有1万吨,还有将近3万吨缺口。即使目前在建的处理设施都建好,能达到2万多吨/日处理能力,还有1万吨缺口。
    “十二五”以来,我国餐厨垃圾处理工作已有较大突破和进展。据统计,目前,在建、已建、筹建的餐厨垃圾处理厂有118座,其中40多座已经投产。这118座处理厂建好投产后,日处理能力预计可达到2万吨~3万吨。
    “预计到2020年,国内餐厨垃圾日处理能力还有1万吨的缺口,需要提高处理能力。另外,国家层面的管理办法需要尽快颁布实施,还需建立完善长效运营机制,保证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各级ZF出台相关政策;地沟油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探索成功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模式;涌现一批比较活跃的企业
    为了弥补餐厨垃圾处理能力严重不足,“十二五”时期,国家发改委补贴20多亿元,在全国批准了5批试点城市,规划建设100个餐厨垃圾处理厂。目前第一批6个处理厂已经通过验收,据悉,第二批在今年年底之前开展验收工作。
    “试点城市基本囊括了国内的一线、二线城市,还有部分三线城市。应该说,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已经初具规模,在多方面取得明显进步。”
    在政策方面,为了规范和促进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发展,近几年,相继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尤其是地方性政策。截至目前,已经有9个省(直辖市)出台了省级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如北京、上海、山东、江苏等。还有101个地级城市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另外,一些区县也出台了管理办法。
    目前,一些餐厨垃圾处理厂已经开始运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餐厨废油回餐桌趋势。对此,任连海表示,发展餐厨垃圾处理行业的初衷,主要是杜绝地沟油和解决餐桌食品安全问题。“如果把餐厨垃圾控制住,由特许经营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切断了地沟油的生产渠道。从这一点来说,取得的成效比较明显。”
    另外,通过近几年的工程实践,也探索了一些成功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模式。
    随着各级ZF对餐厨垃圾处理行业的重视以及行业自身的发展,近年来,行业已涌现出一批比较活跃的企业。其中包括江苏维尔利、青海洁神、宁波开诚、北京嘉博文、青岛天人等。还有一些环保领域中其他细分板块的企业进入到餐厨垃圾处理行业。目前,行业有着市场属地化趋向明显的特点。
    “此外,一些大型国企,如北控、光大、首创等,通过收并购等方式,也开始进入餐厨市场,使得这个行业呈现朝气蓬勃的局面。”
    到2020年日处理能力可能还有1万吨缺口;需要制定国家层面的管理办法;也缺乏法律予以规范
    目前,虽然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得到初步发展,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比如,处理能力需要提高。“我们预计到2020年,餐厨垃圾产出量会达到12万吨/日。如果按照30%处理能力来规划,2020年日处理能力需要达到3.6万吨,而现在日处理能力只有1万吨,还有将近3万吨的缺口。”即使目前在建的处理设施都建成投产,只能达到2万多吨/日的处理能力,那么还有1万吨的缺口,需要在“十三五”时期新建项目用于补足。
    如何提升处理能力?首先要把“十二五”批准的试点处理厂尽快建成投运,这需要多方面予以合作。另外,为了保证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并利于ZF统一管理,应制定国家层面的管理办法。
    截至目前,国内还没有国家层面的管理办法。“虽然,一些省市制定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但缺乏国家层面的管理办法,以至于地方性的管理办法缺乏稳定性、统一性。”
    据悉,相关专家已经撰写完毕国家层面的管理办法,等待国家相关部门列入立法程序。“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现在还没有一部上位的法律予以规定餐厨垃圾,就连《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也没有规定。”
    另外,地方各级ZF要把餐厨垃圾处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尝试采用PPP、BOT等模式,引进民间资本,加快行业发展,提升处理能力。
    采用集中处理方式,收集成本和管理成本比较高。可尝试采取分散处理方式,做小型化堆肥处理,这种方式在小型城市和县城具有一定优势,投资运行成本和收集成本都会大幅降低。
    所以,业内人士认为,小型化堆肥处理方式,也可快速提升行业处理能力。
    处理工程“吃不饱”现象普遍
    应加强管理,截断灰色产业链;制定完善相关产品标准和工程设计、建设规范,促进行业持续发展
    目前国内餐厨垃圾集中收运困难较普遍。“一部分餐厨垃圾处理工程存在‘吃不饱’现象,设备建成投产却不能满负荷运转。”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ZF掌握的总处理能力还不足以消纳所有餐厨垃圾。当正规的处理规模超过产生量,ZF会有信心去解决处理厂“吃不饱”问题。
    一些企业代表认为,ZF应加强管理,加大力度打击违法违规处理餐厨垃圾行为,尤其是炼“地沟油”行为,截断灰色产业链。同时,可采取灵活的收运方式,定时、定点、分片收运,减轻收运困难。
    除了解决处理工程“吃不饱”问题,还需要建立长效运营机制,保证餐厨垃圾处理可持续、健康发展。“这应该是行业面临的最大瓶颈。企业运营餐厨垃圾处理厂不能赔钱,现在国内主要采用BOT和PPP模式,企业投了大量资金建设这些项目,也拿到了特许经营权,需要通过经营收回成本。”建立长效机制,保证特许经营企业的合理利润是很有必要的。企业也可尝试采用多元化技术,通过处理餐厨垃圾生产一些高附加值产品,来弥补企业的部分运行成本。
    关部门尽快制定完善餐厨垃圾处理行业产品技术标准,以及工程设计、建设规范,促进行业持续发展。
    餐厨垃圾处理PPP项目在运营初期,其运营收入难以弥补营运成本。建议ZF设立专项补贴(包括收运和处置),支持特许经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来源:中国环境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