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对中国通胀的[url=]预期[/url]开始升温,消息人士透露,中国央行在上周末召开的年中会议上首次提出:下半年宏观调控要“保增长”与“防通胀”并举,且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url=]货币[/url]政策。显示中央决策部门已正式将“防止[url=]通货[/url]膨胀”列为下半年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 香港《文汇报》报道,有经济观察人士表示,央行的表述是中央决策部门今年以来首次提出“防通胀”,显示通胀及[url=]资产[/url]价格上涨已成为较为现实的[url=]风险[/url]。按照惯例,这一判断已获得中央认可,并在即将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年中会议上进一步部署。
经济观察人士分析,近期央行微调[url=]货币政策[/url]警示通胀风险加大,但在中央既定的“积极的[url=]财政政策[/url]和适度[url=]宽松的货币政策[/url]”(即“双扩张”)主基调下,宽松的财金政策在短期内转向的可能性不大。
[url=]信贷[/url]泛滥 粮价连涨6个月
今年上半年,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7.37万亿元,远远超出市场对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尽管6月居民[url=]消费[/url][url=]价格指数[/url]([url=]CPI[/url])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负增长幅度仍在扩大,但市场对通胀的担忧已开始升温。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刘煜辉向本报指出,从月环比数据看,4、5月开始的一些物价指数已显露小幅上涨趋势。工业品环比价格从4月起已连续3个月上涨,石油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及炼焦、化学纤维、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主要产品环比价格连续4个月上涨。而上半年粮食价格更连续6个月上涨,累计涨幅4.9%。
对此,央行一改之前“只做不说”的策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窗口指导等途径,明示通胀风险加大,显露货币政策微调之意。7月初,央行在公开市场重启一年期央票,市场人士多认为,该举措表明央行货币政策微调正式开始。上周,央行又在时隔近两年后,再度启动定向央票发行,货币政策数量型调控收紧迹象日渐明显。
复苏未稳“保增长”仍为首务
另一方面,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17日到20日召开的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表示,当前世界经济难言见底,中国经济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是首要任务。外界注意到,这是温总为下半年宏观调控定调的最新表态,阐明中国将继续实施中央政府制定的经济刺激政策,“双扩张”基调不变。
经济观察人士认为,温总是着眼于全球经济形势,做出继续实施经济刺激政策的判断。央行新提出的“防止[url=]通货膨胀[/url]”,是在刺激经济的主基调下进行微调,故与温总的定调并不矛盾。
安邦咨询分析师李明旭表示,在当前经济大环境下,货币政策只是微调,使之更加适度。另有专家分析,中国经济尚未完全复苏,“保经济”仍是首要任务,下半年央行可能会对信贷投放有所控制,但货币政策短期内不会转向。至于今后货币政策基调是否转变和何时转变,可能要等到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才能确定。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