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301 17
2009-07-22
可以说,东航和上航重组是对国内三大航市场地位的再次确认。而这种确认的背后,一批刚刚起步的民营航空更显步履蹒跚,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民营航空能否在夹缝中走出自己的天地,这也是"三国戏"中的一大看点。
  随着东航、国航、南航在上海、北京、广州三个枢纽机场先后完成战略布局,民营航空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挤压。从表面上看,这是对民营航空最大的威胁,但事实上,无法实现低成本运作才是民营航空的致命伤。
  民航是典型的规模效应行业,飞机数量至少要达到20架,才能达到规模经济。目前,民营航空公司一般只有十架左右飞机,这么少的飞机,根本不可能实现盈利。与此同时,航空业又是不折不扣的高成本行业。在航空运营成本中,航空公司不可控制的成本所占比例高达80%,包括航油、机场起降费、民航基建基金、机票销售和机务维修等在内的成本,或多或少都是由垄断部门所控制。而可控成本,包括工资、福利等费用,大约只占20%,压缩的余地非常有限。占到航空成本40%左右的航油成本,近年来价格走势又起伏不断,使得民营航空公司的经营之路雪上加霜。此外,飞行员培养的费用也很高,培训一名合格的飞行员需要10年,培训费高达400万元,这对亟需飞行人才的民营航空公司来说是一笔负担不起的开销。
  市场份额受到进一步挤压,低成本运作又在现有体制面前失灵,民营航空如何摆脱困境,这考验着民航管理者和航空公司老总的智慧。因为对国内民航业发展而言,民营航空如果消失,航空市场将失去一条"鲶鱼",市场活力必定会受到影响,而对旅客来说,没有民营航空的民航市场无疑少了一种出行选择,少了一份用脚投票的权利。
单选投票, 共有 44 人参与投票

投票已经结束

18.18% (8)

29.55% (13)

13.64% (6)

4.55% (2)

34.09% (15)

0.00% (0)

您需要登录之后方能进行投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7-22 22:49:07
全部都在同一起跑线的话,在竞争中很难取胜,优先做大做强几家,在国际竞争中非常必要而且很迫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2 23:03:43
做大并不困难    不过关键是他们确实可以做强    一亏损就几十亿元  这确实很不象话 2# meilin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3 13:28:20
俺民航系统的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用在民航很恰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3 15:03:41
历史早晚会给民营航空应有的地位 4# snzhao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3 15:10:21
在西方国家,航空业属于寡头垄断行业。这个行业的进入门槛很高,随着国有民航企业的更为强大,可能对民营企业来讲,在竞争中将处于更不利的地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