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问曹德旺怎么看李嘉诚。我可能是第一个这么问他的媒体人——那还是将近三年前的冬日,我有机会和曹德旺在北京,聊了将近两个小时。李嘉诚原本不应该是采访主题,但彼时李“离开”的新闻正是最热的时候,我顺便问了一嘴。
曹德旺的反应让我有些意外。态度称得上激烈:“他在这件事情上带了个坏头。作为一个中国人,就算是中国经济有危机,也不应该撤离。你是一个中国人,带了一个这样的坏头,很多中国房地产企业家都跟着他要跑了……中国是你的祖国。你应该与祖国共存亡。国破家何在啊?”
曹德旺说话的时候,大部分时候都笑眉笑眼,说这话时很严肃,眉头紧锁。他手指粗短结实,这样的人通常有极强的执行能力和过人的意志,会说到做到。
三年之后,因为在美国投资设厂,曹德旺被媒体主动和李嘉诚捆绑在一起,“一路货色”这种意思,看到新闻,我猜得到曹德旺内心得有多么抓狂。
就算没有李嘉诚这个事,曹德旺也应该觉得,对他“逃离中国”的指控是无稽之谈。中国可能有企业家正在逃离,但曹德旺很难说属于此种。他1995年就试图在美国投资,后来因亏损中止。他在美国投资设厂,是应通用整车厂的要求。类似的情况还有2009年,德国大众要求福耀在俄罗斯设厂,也建了——没有人会觉得他想移民俄罗斯。

福耀玻璃生产车间。摄影_孙海
很多时候,公众粗暴地标签化某事某人,只看到他们愿意看到的——有些人似乎过分愿意看到,企业家正在逃离这个国度,“看,连他们都走了吧!”
曾经在一个场合,曹德旺提到,他1994年就已经移民美国,获得“绿卡”,“我很中意美国,因为美国人很民主。”
但2005年他亲自拿着绿卡跑到美国大使馆,说“绿卡”还给你,“没有为什么,因为我不能住在你那个国家,我只能还给你——这是假话。真话是,那时候我发现福耀将成为中国未来汽车玻璃的代名词,因此移民不是大人物做的,是小人物做的,大人物真正有抱负,不能移民。”
一个大人物的命运不能不与国家联系在一起,也不能轻易移民。我相信这是曹德旺的真实想法。你说是这是发自内心的情感也好,是某种策略性的表达也好,关系其实不大——有几个人的“爱国情怀”能经得起那么仔细的审视呢?
他有时候会显示对ZF和官员强烈的疏离感。这种疏离感偶尔强烈得令人难解。他甚至会特意强调,“文章里一定要写上:我的子女,绝不从政。”
那次采访,他针对一个问题,略显不快:“我要纠正一下你的说法,我没有官方半官方的身份。我现在最大的身份是全国政协委员。政协委员不是官,也不是‘反对派’,是社会精英之一,ZF请我们参政议政,做为参谋智库。”
任何一个中国人都需要经常面对“国家”、“ZF”、“官员”这三个概念微妙的异与同。毫不纠结地看待这三个范畴,并将其不招麻烦地公开表达出来,需要高超的技巧。这是一个让多少人犯难的问题啊。对“爱国的企业家”曹德旺来说,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