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公共经济学
6621 11
2005-10-13

社会保障作为一门与制度建设、政策实践紧密相关的应用型社会科学,在社会保障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中,理论和制度缺一不可。

当前流行于市面的社会保障概论教材,多分为理论和制度两个部分。但是在具体的授课中,理论与制度孰轻孰重,各占用多少教学时间为宜呢?

欢迎学习社会保障概论以及对社会保障感兴趣的朋友们来此投票,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讲讲你的老师在上课时是怎样安排这两方面教学的。

此投票为多选,后面的比例为教学时间的比例安排

多选投票, 共有 13 人参与投票

投票已经结束

11.11% (2)

22.22% (4)

33.33% (6)

16.67% (3)

5.56% (1)

11.11% (2)

您需要登录之后方能进行投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2-9 13:49:00

理论:制度 1:2

关于社会保障,国际上有关发展问题的早期文献几乎都认定,发展中国家由于贫穷支付不起建立这类制度的代价。这一论断,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在普及社会医疗保险方面不作为的理由。时至今日,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险还是政府公共部门和正规经济领域(现代工业和服务业)从业人员才能享有的奢侈品,占人口大多数的非正规经济就业者及其家庭成员一般都被排斥在保险计划之外。然而,后者恰恰是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最缺乏经济安全和健康安全、因而最需要保险计划和社会援助项目支持的群体。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以阿玛蒂亚• 森(Amartya Sen)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便尖锐地质疑和批评此前有关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他们认为,这些理论隐含了一个错误的前提,那就是把发达国家昂贵的社会保险和收入保障制度视为世界上所有国家普遍适用的模式。然而即使是最穷的国家,也能通过对本国人口中的脆弱群体提供公共支持而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社会保障形式。这其中最经典的例证,就是中国经济改革之前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印度克拉拉邦的非正规经济就业者福利基金(Dreeze and Sen,1989)。

所以,我认为社会保障研究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和科学实施,社会保障制度设计针对目标人群,从事实出发,实事求是,从而保证社会保障可操作性、持续性和有效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9 18:35:00

正是理论研究,突破了谬误,为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个人认为,大学的教育应该重在理论而非制度。大学教育不应该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在于方法论的培养,在于对学生思想体系的构建。

大学教育不是仅仅告诉学生“是什么”,对于大学生来讲,知道、记忆“是什么”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一个高中毕业生,通读社会保障的法规集粹,就可以很容易的了解我们的制度安排。让学生们了解社会保障的性质,介绍社会保障的渊源及各主要理论流派,明确社会保障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之间的关系,清晰地让学生理解到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制度安排,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才应该是大学社会保障概论课程的教学的重点。

个人观点,敬请指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9 20:03:00

关于社会保障,写出有关发展问题的早期文献的专家们,作出发展中国家由于贫穷支付不起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代价这一论断的学者们,都是理论的行家里手吧?一种理论,特别是和现实息息相关的理论,如果不能正视现实的严酷和困难,为理论而理论,恐怕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事实上,是中国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印度的非正规经济就业者福利基金的现实实践、制度创新催发了以阿玛蒂亚• 森(Amartya Sen)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改革有关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理论的意识。如果没有现实情况的压力,没有现实问题的逼迫,理论研究很难有所突破。大学重在培养治学态度、治学能力、治学风格,而学生的思辨能力、认知能力不在现实的难题中锻炼、提高,而是坐而论道,恐怕不是好的治学方法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9 20:15:00

那是现实实践赋予学生们的能力,而非课堂。课堂交给大家的是理论实践背后的思想,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思考的能力,而并非仅仅告诉他们现实是怎样的,要培养大家思考现实为什么是这样。这就是理论的功能。

理论学习也不是单单告诉大家理论是什么,而应该重在于启发学生借助理论观察现实、思考现实。但是理论始终是基础。

归根结底,就是借助理论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保障思想。思想的养成才是大学的任务。

我始终以为制度是知识的介绍,要放在理论之后,大约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的课时足矣,当然,在理论讲述中,不可能抛弃制度,要结合制度来分析,要渗透制度的东西。但是集中的制度介绍不是重心,不是关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9 20:45:00
理论始终是基础,但不是关键。在课堂上,理论如果不和实践相结合,就不能引发思想风暴、观点创新,学生的能力在思考基本原理的过程中,是难以得到锻炼的。而学生一旦掌握了基本原理,就应该联系现实大胆思考,百家争鸣。借助大量、单纯的理论学习,达到思想的养成,是理论学习无法完成的任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