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2802 4
2016-12-29

               量子力学是怎么来的?

                     于德浩

                    2016.12.29

人们说,“量子力学颠覆了人们的认知”。这话怎么理解呢?经典物理是决定论,一个原因必然对于一个结果;而量子力学是概率论,一个原因可以对应不同的结果。乍看上去,似乎“很颠覆”,“难道量子力学违背因果律?”其实“一个原因对应几个结果”并不违背因果律,量子力学只是经典物理的一个补充或者精细化发展,是一个水到渠成的必然过程,只是表现为从量变到质变。

比方说,“请预测一下猴子的具体位置。”经典物理就根据相关已知条件计算得出,“猴子应该在100公里外的一个房子里。”预测正确!再问,“猴子在房子的哪个具体位置呢?”经典物理说,“这个就没法计算了。”这时候,量子力学就补充说,“我可以算出来,猴子在桌子上的概率是70%,在地板上的概率是20%,在椅子上的概率是10%。”继续追问,“如果我推开门,会看到猴子在什么位置出现?”此时,量子力学也不能计算,“这个不好说,估计应该是在桌子上吧,毕竟这个量子态出现的概率相对最大。”

就是说,如果人们在实际应用中,对精度要求不是太高的话,经典物理就足够用了。“能够预测出猴子在100公里的房子里,这已经很了不起了,足够了。”当然,如果要求更进一步,那么量子力学就派上用场了。从某种意义上讲,量子力学理论可以包容整个经典力学;但在宏观世界的具体应用中,人们一般只用经典物理,忽略量子效应。比如,“计算皮球在草地上能滚多远”,我们都用牛顿力学,不用量子力学。原因是,在这个具体问题中,应用牛顿力学要更简单,而且精度也完全达到人们的使用标准。

量子力学的出现是人类测量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比如,测量一根杆子的长度是1米。经典物理的表述是,“杆子长1米,误差是0.000001米。”但是,如果这根杆子非常短,到1纳米(1米的十亿分之一)的数量级,那么由于具体的技术限制,误差就相对较大。比如,1纳米长的杆子,误差是0.1纳米。继续,如果杆子再短再短到原子核的大小,1费米的数量级,即1米的千万亿分之一,那么误差就很离谱了。这根“杆子”,现在应该称为这个粒子,的长度是10费米,误差是8费米。显然此时,这种经典物理的描述方式,已经对人们的具体实践没有指导意义了。

所以,在微观世界,量子力学是这么描述的:“这个粒子有3个可能的量子态,5费米、10费米和20费米;其中,出现的概率分别是1/3、1/2、1/6。”这就是一种精准化的表述方式。再回到“杆子长1米”的宏观世界,如果继续用量子力学的叙事方式,那就是,“这根杆子有1万个可能的量子态,1.0001、1.00032、……;其中出现的概率分别是,1/10000、2/10000、……”太啰嗦了!

所以,在宏观世界,人们使用经典物理;在微观世界,人们使用量子力学。量子力学并不神秘,就如同我们用米尺测量人的身高,而用千分尺测量头发丝的粗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12-29 17:21:51
如果能用上帝的视角观测,这些问题都不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29 17:53:22
一个原因必然对于一个结果”这在逻辑上是错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29 17:55:17
相对于楼主的看法,我更相信朱清时的观点:量子力学告诉我们的是,人类的主观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基础。详见下帖:

如果客观世界很有可能并不存在,你还能自信地相信些什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29 18:17:53
lwzxy 发表于 2016-12-29 17:55
相对于楼主的看法,我更相信朱清时的观点:量子力学告诉我们的是,人类的主观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基础。详见下 ...
宇宙若不是这个样子,就不会有我们这样的智慧生命来谈论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