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185 1
2017-01-04

很多人常问我一个问题:「Joe你平常工作这么忙,到底怎么抽空读书的呢?我也很想多读几本书,但都抽不出时间啊!到底该怎么在忙碌的生活中安排出读书的时间呢?」

我得说,这问题其实问错了。

因为,没有人是真的没时间。认真要挤,总是可以想办法挤出一些时间的。可是如果只是勉强挤,你会觉得辛苦。一旦任何行为让你觉得辛苦,它就无法变成习惯、更没办法持续。所以如果要让自己持续性地习惯看书,其实关键不在于怎么安排时间;相反的,你必须要根据需求来从头调整你的生活环境或作息。你不调整,你就觉得不方便;不方便,就很难持续。

这其实跟设计公司的关键流程是同样的概念。有上过我们【102流程设计与跨部门沟通】课程的朋友就知道,辨识流程瓶颈很重要。而要优化,就得要搭配瓶颈来设计。读书也是一样,如果你以「方便读书」来重新设计你的生活,读书自然就能成为一个习惯。

但这具体到底是甚么意思呢?以我自己而言,是这三个面向:

帮自己整理出一段适合阅读的时间,并搭配调整作息

帮自己整理出一个适合阅读的环境,并准备外围设备

帮自己准备适合阅读的器具,善用零碎时间

我们一项一项来看。

一、帮自己整理出一段适合阅读的时间,并搭配调整作息

首先,先观察自己平常上班日以及假日是怎么度过一天的。有没有办法从中找到一段完整(30分钟以上),但浪费掉的时间。以一般上班族而言,有几段时间常是可以更好利用的。比方说刚起床、通勤时间、午休时间、晚饭时间、晚饭后时间、睡觉前时间等。当然,你的作息可能更特别,那可能也会有些不一样的时间。

这些时间平时很可能只是浪费在发呆、转电视、滑手机、看新闻等行为上。但事实上,这些时间就可以调整拿来看书。

可是有人会说,这些时间没办法看书啊。因为骑车不能看书、中午吃饭要排队等餐、晚上吃饭要看新闻、饭后要陪小孩、等小孩睡了自己睡觉前却又没体力了。听起来确实言之成理,但这其实就是我讲「搭配调整作息」所要处理的部分了。

这意思是说,你就要思考:我能不能改变生活习惯,让这些时段能变成一段完整的阅读时间。

举例而言,从我住的地方到公司的通勤时间,如果是搭捷运单程大概45分钟。至于开车或骑车大概控制在半个钟头内可以到。大部分人会觉得节省时间就应该自己骑车。但我其实是选择搭乘捷运上下班。虽然搭捷运会每天多花30分钟,但在捷运上,你可以平稳地阅读一些东西;可是开车就没办法。多花个15分钟,但却争取到每天约90分钟的阅读时间。

所以你都该以「怎么整理出一长段空档来思考」。若是晚上要陪家人的,或许能思考有没有办法调整作息,早一个小时起床?趁家人还在睡觉时用来当读书时间?或是有些人上班时间弹性,能否晚一个小时出发,然后把这时间拿来看书?或中午不要吃这么好、自己带便当或去没甚么人去的店,好避开排队人潮又能看点东西?

你若把这当成重要的事情、当成每天最关键的事情来思考,绝对能搭配调整,让自己有一段阅读时间的!

二、帮自己整理出一个适合阅读的环境,并准备外围设备

下一步,就是帮自己安排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这部分每个人状况不同,所以要加法思考或减法思考。加法思考:可能是购置合适的台灯、可能是方便整理的书架、是舒适的座椅;减法思考则是如隔绝会让你分心的事情、如安静的空间、或是把手机或是FB关掉之类。

以我自己而言,我有两种阅读情境。一种是晚上在家里阅读、一种是白天在通勤路上阅读。晚上在家里阅读,我是这么设定的。因为我习惯在沙发上轻松阅读,所以在客厅的一角,我准备了一个亮度明亮的落地台灯、然后旁边有一个茶几把正在阅读的新书都放在四周。同时这茶几上还会放一台iPadPro以及一支ApplePencel(也可能是放Surface3+SurfacePen)。

所以晚上如果能抽出一个空档,我就会在沙发上看我想看的书。若中途觉得无聊要换,也能随手拿到其他书籍,这样就不会中断思绪或情绪。如果看到一些需要上网查询的内容,也能立刻靠手边的iPadGoogle,而不用离开沙发跑回房间用计算机。万一我那天是在专门Study一特定议题,旁边准备好的iPad以及Apple Pencel(或其他手写设备),让我能快速做笔记,并把数字内容归档到我计算机中。之后要整理或是上班要用时,都很方便。

所以你看,帮自己排出空档、又帮自己准备一个合适的环境,你就能让自己快速进入专注状况,也能排除你从这环境离开的诱因。

三、帮自己准备适合阅读的器具,善用零碎时间

至于外出的零碎时间,也不是不能阅读,只是你可能要搭配状况来决定怎么阅读。因为零碎时间通常人在外面、比方说等车、等人、等会议。如果你平常还要提着计算机跑来跑去,可能很难随身带好几本书。

我的做法是靠电子书Kindle(可以参考我的Kindle心得)、平板、或手机都是可能尝试的方法。这些设备可以装很多书,重量也不重,而且如果在很多人的捷运上,站着单手也能操作。所以我出门可能会随身带台Kindle,零碎时间就可以看一些看一些。只是因为零碎时间的阅读可能很难看严肃复杂的书,所以我可能就趁着这些时间来看些轻松的小品。比方一些日本人写的管理书,每个章节都只讲一个概念,而且字也很少。这种书就很适合零碎时间来看。另外一些情节不复杂的小说,也可以有空就看个几页。或是一些我已经很熟悉的领域,买了书想看看有没有甚么新概念时,这种也可以放在零碎时间快速翻阅式的阅读。

所以很多时候,我可能同一天会跳着看两到三本书。一本是零碎时间阅读的、一本是晚上好整以暇来阅读的、一本是转换心情时的轻松小品。再加上很多书我翻得快,如果那周不忙,一个礼拜看三五本都是有可能的。持续坚持,一年肯定是能读不少新书的。

所以,建议大家回去检视一下你的每天,为了读书设计时间、为了读书设计环境、甚至投资为了阅读来买些电子书设备,我相信你也可以轻易做到喔。

转载自:商业周刊2016.12.1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1-15 20:45:14
電子書一開始閱讀起來很不習慣,試過各種閱讀載具如ipad或kindle等。發現重點在於同步性,所有的載具最好都能夠使用同一個閱讀app,或者是擷取於同一個雲端儲存空間,有時一本書可能在不同載具作的重點沒有同步,而導致生產力下降許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