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657 4
2017-01-05

国馆说

————

腊八,是春节的序幕。

过了腊八,

中国人民家家户户就只有一件事,

那就是准备过年。


一岁之末为“腊”,

意为新旧交替,辞旧迎新之时,

也是古人正值农闲,祭祖祭神的时节,

以求攘除灾祸,祷告来年安康吉祥。


腊八一过,年味渐浓,

家家户户洒扫庭院、杀猪宰羊。

在外漂泊的游子归乡,

与倚闾而望的亲人团聚,

共话家常,句句都是乡音;

踏上故乡的土地,闻着泥土的芬芳,

让飘零的心暂时有了栖息之所。

这注定了是团聚的时光,

是安详的季节。


腊八里的故事


年关将近,腊八粥香。

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刀耕火种,只为果腹。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面朝黄土背朝天,

三百六十五个日夜,

最终的收成好坏,

大部分却取决于上天的心情。

因此,祭祀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一件事:

收成好,要感谢上天神灵;

收成不好,则要祈祷来年。

《礼记·郊特牲》说,腊祭是

“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说文》记载:

“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

后来因为佛教传入,

为了和释迦牟尼腊月初八得道相联系,

腊祭的日子由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变为了腊月初八。

这一天,人们选出最好的五谷、瓜果,

敬奉神灵,虔诚祈祷来年丰收,吉祥如意。


随着时间的发展,

这一简单而朴素的祭祀活动,

越来越多地掺杂了更为丰富的内容。

始终没变的,是人们那份美好的期许。

传说释迦牟尼脱离红尘,潜心修炼,

其虔诚之心感染了附近的牧羊女。

牧羊女供奉乳糜,

助释迦牟尼恢复体力,

最终得道成佛,

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

后来人们效仿牧羊女进献乳糜,

各大寺庙到民间化缘,

得五谷杂粮,

在腊八这一天熬成粥,

施惠众生,以祈安详。

在河南地区,

则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岳飞在朱仙镇抗金,

天寒地冻,岳家军缺衣少食。

百姓自发凑了五谷杂粮煮成粥,

助岳家军大胜而归,

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

后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

枉死风波亭。

百姓腊月初八煮五谷杂粮粥,

寄托怀念之思。

也有人说,朱元璋年少时家贫,

替乡绅放牛时不小心摔断了牛腿,

被关柴房之中,几近饿死。

后来从从耗子洞里扒出五谷杂粮,

煮成粥,度过一劫。

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

想起这一天,

在腊月初八熬煮五谷杂粮粥,

宴请百官,后成民俗。

还有传说,

两个孩子在父母双亡后,

好吃懒做,坐吃山空。

到了年底岁末,无食充饥。

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去粮仓的犄角旮旯捡出五谷杂粮若干,

煮成粥,聊以果腹。吃完粥,

兄弟二人顿悟,痛改前非,

勤恳作业,终成殷实之家。

民间以此作纪念,警示子孙勤俭持家。


腊八里的美食

祭祀供奉之后,粮食不能浪费,

人们熬成粥以自享。

加上年关将近,

辛苦了一年的人们总需要好好犒劳自己,

以迎来年。


而最好的犒劳,

自然莫过于一餐别具风格的美食了。

久而久之,腊八,

成了美食的节日。


腊八粥

寒冬腊月,一炉火,一锅粥。

家人围坐,品美食,

话家常,最美也不过如此。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

《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记载:

“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

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

开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

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流传至今,所用食材因地制宜,

各有区别。总之,有米有豆,有瓜有果,

或甜或咸,活色生香,老少皆宜。


腊八面

陕西关中地区,素来以面食为主。

到了腊八这一天,家家户户,一碗腊八面。

以面粉和各种豆类为原料,

和、擀、切……

一定要是厚薄均匀、宽窄一致的韭叶面。

红豆提前泡好,

腊八一早起来熬汤,

小火慢炖,直到熟烂,入口即化。

中火煮面,葱花爆香。

盛面,浇上葱花,拌上佐料。

只此一碗,足矣。

腊八蒜

在我国北方,

有泡制腊八蒜的习俗。

腊月初八,年味渐浓。

家家户户,将蒜拨开,洗净,

放入一个密封的罐子里,

倒上醋腌制。

一些时日之后,

蒜瓣在醋的作用下发酵,

逐渐变绿,以致通身翠绿,

赛翡翠,如碧玉。

辣而不辛,酸而不过,

脆而有声,实在是佐饭之上品。


至于腊八节的真正内涵,

作家迟子建在小说《布兰基小站的腊八夜》里这样告诉我们答案:

小偷刘志因为要给儿子做一顿饺子而做贼被抓,

结果却被当事民警释放;

千里迢迢为儿子办冥婚的老夫妻得到所有人的帮助,

顺利赶上火车……

作为虚构的人物,

小说里的主人公们在社会的底层互相取暖,

即便再艰难也没忘了扶危救困。

即使为命运所牵动的人生注定是悲喜交加的,

但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

都值得被世界温柔相待。

慈悲,

便是腊八节最该有的境界。



《腊八粥》

(清)道光帝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腊八》

(清)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

大臣特派到雍和。

对慈亦是当今佛,

进奉熬成第二锅。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腊日》

(唐)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婴下九霄。



◎本文由国馆编撰,转载请注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7-1-5 23:52:34
感谢楼主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6 13:08:00
不客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7 11:47:31
一年又一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1-9 12:56:0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