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633 0
2017-01-06
近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我国卫星及应用产业作出更全面细致战略部署。这意味着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将提速,市场前景越发明朗。

《规划》明确指出,要做大做强卫星及应用产业,提出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卫星及应用产业链。相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对卫星应用产业扶持力度更大、要求更高。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卫星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发射到返回的技术突破,卫星种类、卫星功能和卫星发射数量都有质的飞跃。

3.jpg

2016年全年,我国航天2发射次数达到24次,再创历史新高,位居全球第一。这表明我国卫星产业仍在不断加速中,“十三五”期间有望延续。

我国第一颗卫星发射在1970年4月24日,此后十年间发展较为缓慢,但积累了卫星人才和技术经验,为80年代后的崛起打下坚实基础。

从1981年开始,我国卫星产业得以迅速发展,该年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1984年,成为全球第五个独立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2000年,成为全球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不仅如此,我国还有多种类型的卫星,如遥感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等,以及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基本构成了全方位的应用卫星体系。卫星产业产业链也趋于完整,主要分为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地面设备、卫星服务业四部分。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截至2015年8月,在轨正常工作卫星数量共计1305颗,其中中国占据142颗,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预计未来五年,我国还将发射约120颗卫星,大幅追赶美国。

为此,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和指导意见,积极发展卫星应用产业,推进商业卫星发展和卫星商业化应用。

综上所述,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前景大好。随着政策落地实施,卫星产业将进入发展加速期,并促进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产业突破发展,引领中国制造新跨越。


以上数据来源自前瞻数据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