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科研的idea,或者有很多idea,却写不出论文?学了很多量化分析技术,仍无法刊登国际期刊?对于研究者来说,熟悉最新国际学术论文发表现况迫在眉睫。
相信你看过一些相关书籍,原理知识都能理解,可是怎么发表高质量论文呢?其实只要有人面对面传授你,没你想象那么难。
一、找到属于自己的Paper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找出该领域的A级期刊或优秀期刊至关重要:
Ø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
Ø 出版约1.6万种期刊,收录全球科技、社会科学、艺术人文等方面重要学术期刊、图书、会议论文等
Ø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
Ø 期刊引用报告,根据特定领域将期刊进行分类,并将其引用、冲击系数、Index、热门等进行排序
三种重要的分类
Ø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SCI): about 3,123
Ø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 about 8,614
Ø 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A&HCI): about 1,727
善用Google Scholar 以Ajzen (1991)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为例
二、找到属于自己的研究主题和方向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Davis et al.,1989)
三、找到合适的研究与分析工具
Ø 社会科学与管理领域相关研究工具
Ø 经济、财务金融、与绩效评估
Ø 一般管理 (HumanResource & Organization)
Ø 营销管理(Marketing & Consumer Behavior, Social Networking)
Ø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Ø Partial Least Square (PLS)
Ø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 (HLM)
Ø Traditional Statistical Analysis
Ø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Ø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 (SFA)
问卷设计
SEM基本的二阶段检验流程
Anderson & Gerbing (1988)
Stage 1: Measurement Model (ConfirmatoryFactor Analysis, CFA)
类别干扰变量的应用案例
四、撰写研究成果
4.1 研究主题的设计,跨领域的研究议题
主题的组合:变量、理论、研究对象
反应研究内涵,简明扼要、具吸引力
4.2 Introduction的撰写重点
由 Real Problems、现象切入研究动机,彰显研究之有趣性以及重要性
明示本文与过去研究之差异 (填补研究缺口)
延伸、补充、加强过去的研究缺口
掌握所属领域的研究发展,有时也难以有所突破
要有不一样的视野,有时得仰赖于从其它相关领域中汲取养分
Abstract与Introduction的重要性
很多Editor & Reviewer 读完Abstract与Introduction后便决定是否退稿
4.3 Research Method的撰写重点
Ø 说明研究变量或量表的来源(文献)
Ø 原始文献的环境通常与目前研究有差异,须说明如何修改成为目前的变量或合理性
Ø 建立研究架构、研究假设来源与推导、研究设计,如何取得样本或数据源
Ø 是否有预试或Focusgroup访谈? 须说明。建议须有预试过程以确认量表的可行性,以确认内容效度 (Content validity)
Ø 是否有同行领域或实务工作者建议修改研究量表
Ø 说明预计使用何种分析方法,使用该分析方法之适用性
4.4 Conclusion & Discussion的撰写重点
Discussion
叙述研究假设检定后的实务建议、理论与文献结果比较、管理意涵
各研究假设均应有实证检定结果,不可遗漏
管理意涵应依据实证结果进行适度探讨,未获实证支持者须作解释
应提供管理策略建议
不宜过度推论或扩大解释所得结果
Conclusion
叙述研究贡献
可分成学术贡献与实务贡献
把整篇文章主要的发现再一次浓缩陈述出来
结论应呼应研究目的,作一简要的收尾,并再次强调研究贡献所在
可分成学术冲击与实务建议两方面进行讨论
Research limitation
Future work
五、如何将写的文章投稿
完成的稿件投稿-以Elsevier为例
六、研究者交流的管道与社群
七、学术这一行长长久久,走过必留下痕迹
了解学术伦理的基础原则,有助于事前预防与事后补救,祝大家投稿顺利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