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89 0
2009-07-28
来自:http://chinese.wsj.com/gb/20090728/bch090358.asp?source=rss 华尔街日报


中国自去年以来的首次大型新股发行周一强势推出,这是中国提振经济的努力正在加剧投机热的最新迹象。

市场的注意力现在将转向未来几周即将进行的其他首次公开募股(IPO),其中包括周三将进行的今年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IPO。分析人士们越来越多地谈论中国飙升的资产市场可能正在形成泡沫,包括股市。

四川成渝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交所交易首日股价涨了两倍,收于每股人民币10.90元(合1.60美元),这家收费公路运营商的市值也达到了约34亿美元。该公司股价盘中一度涨至每股人民币15.25元,较人民币3.60元的IPO价格高出三倍以上。

周一,四川成渝高速公路股价的飙升一度导致其在盘中两度暂停交易,因为它的上涨幅度触及了新实施的旨在缓和投资者热情的IPO“熔断制度”的临界点。

分析师们说,这家公路企业的股价上涨不是因为其基本面,而是因为投资者的市场投机行为──基准上证综合指数今年以来已经涨了89%,周一再涨1.9%。华泰证券有限公司驻南京分析师张平(音)说,对新上市股票的炒作在牛市中是种常见做法。

中国股市的持续上扬显示出,在全球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仍受到衰退的阻碍之际,资金却在中国经济中快速流动。全球其他市场今年也在经济复苏希望的推动下表现强劲──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今年以来涨了16%,分析师们说,中国股市的走势却是由略微不同的因素所推动的。

股市飙升主要折射出中国银行业创纪录的放贷对经济起到了怎样的支撑作用,令经济中现金充裕。最近有报导称,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2万亿美元,引发了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和热钱流入的新的猜测,这些因素往往会支撑股价。

随着放贷的增长──中国银行业今年上半年新增贷款人民币7.4万亿元,相当于中国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约一半──监管机构已经更多地呼吁审慎放贷。银监会周一出台了规定;据银监会说,规定是为了确保银行贷款有效流入实体经济、扩大内需,而不是流入其他地方,比如股市。

本周晚些时候,住房建筑商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将在上海开始上市交易,分析师认为这将是今年全球规模最大的一笔IPO交易。该公司已经能通过此次IPO确保筹集人民币502亿元(约合73.5亿美元)资金。

国有的中国光大集团旗下子公司光大证券周末表示,已经获得政府批准发售股票。光大证券将成为第二家进行IPO的中国证券公司。

中国农业银行周一表示,将为IPO开始进行技术准备工作,希望早日上市。农业银行是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中唯一没有上市的。该银行没有表示将于何时上市,但表示其改善资本充足率和公司治理并在不晚于2010年上市的三年战略未变。

今年晚些时候,中国将在深圳推出创业板市场,中国证监会目前已经收到了108份创业板上市申请。过去两年净利润达到150万美元的公司可以在创业板市场发股融资。

中国股市有着大起大落的历史。推动市场的主要是通常按直觉判断的国内散户投资者,而不是借助估值模型的职业基金经理。由于中国对外国投资者实施了严格的投资限制,因此他们只能在市场中发挥很小的作用。

投资者在大多数经济报告中看到了乐观面。举例来说,即便北京的写字楼空置率将近25%,但地产交易不断增加的信号仍在推动地产类股股价上扬。虽然中国政府宣布上半年大型国有控股公司利润较上年同期下滑26%,但分析师仍然强调了很多公司6月份实现利润这一积极因素。

IPO交易维持了中国此前的牛市上涨。截至2007年底的将近两年涨势中,来自银行和能源公司的新股发行不断推高着投资者人气,推动上证综合指数增长了五倍。但随着去年年底中国股市触底,市值蒸发了3万亿美元,很多当初最大规模IPO的股价最后都跌破了发行价。

中国监管部门从去年9月起就没有再批准IPO交易,直到本月一些小公司才获准发行股票。当时的一个担忧因素是,在市场和全球经济都不稳定之际,新股上市可能会从现有股票分流资金。

JAMES T. AREDDY


PS:现在评价IPO发行制度改革成败还为时过早,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继续关注。特别是被认为可能成为“中石油第二“的中国建筑将于明天上市首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