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4947 36
2009-07-29
7月10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京录取工作已完全结束。此前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公布的在京投放计划分别为270人和286人,今年两校最终均将在京扩招50多人。北大在京扩招超过20%,清华在京扩招了近20%。(见7月11日《新京报》)
  从报道中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京的招生计划已经占到了全国招生计划的10%。北京市以总数不到全国总人口1%的1200万户籍人口占据了10%的招生名额。现在清华北大在京实际招生人数再次扩招20%。更多北京考生步入了清华北大的校门,在招生总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北京的指标增加,就意味着其他省份的指标减少,这对其他地区考生不公平。
  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生源数量与当地高等教育资源不对称的情况客观存在,清华北大地处首都北京,近水楼台先得月,这种情况年年都遭到媒体的质疑,呼吁他们不能忽视教育公平,不能把属于全国人民的清华北大变成了地方的自留地。而且,这种重点大学本地化的现象并非个别,许多全国综合性大学近几年也出现了这种趋向,这就剥夺了不少外地考生享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公平机会,这对人口众多、高等教育资源不丰富省市的考生尤为不公平,加剧了考试竞争的残酷性。一所大学,如果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不仅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交流融合,更体现出大学的博大胸怀。如果生源结构单调,会僵化高校的活力,长期发展下去,还可能会形成文化、学术“近亲繁殖”的怪圈,抑制人才的自由发展空间。
  其实,关于高校招生指标分配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人大代表洪可柱曾疾呼实行名校招生名额分配听证制度。刘中慧代表曾提出“全国重点大学招生公平性的建议”。中国政法大学更是先行一步,建立了按各省市的人口比例确定招生指标的制度。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清华北大岂能我行我素甚至与这种趋势背道而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7-29 16:55:26
转自新华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9 16:58:51
扩招的人数几乎等于或大于在外面一个省招收的人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9 17:12:25
用了北京的地啥;中央高管都在北京;大学归党管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9 17:33:46
感觉这方面的招生一直是有歧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9 17:45:04
只要想想在北京的都是些什么人就不难明白了。利益集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