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个寓言——村庄里的大屠杀”
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126090-1-1.html,以及其下各位童鞋的回复,对回复中的解释有疑问,如下:
回复的解释中比较详细和似乎正确的,是从 “只有2对夫妇的情况”开始推导的,下面我假设这种情况下两位妻子为A、B。
条件:(1)按照原帖的意思,A、B在知道对方丈夫不忠之后,是不会告诉对方的,所以,A、B都是既不知道自己丈夫不忠,同时也不知道对方知道另一方丈夫不忠(这句不是废话,很重要)。
(2)按照原帖的意思,妻子只有在有确切证据证明自己丈夫不忠的时候,才会毫不犹豫在当天就杀死自己的丈夫。
那么,当“至少有一个丈夫是不忠的”作为一个事实出现后,A、B会怎样行动呢?
回复中的解释一般都说,由于A、B都知道对方丈夫不忠,所以第一天等待对方杀死自己的丈夫,但是第一天没有丈夫被杀死,于是A、B都知道对方知道自己的丈夫不忠,在等待自己屠杀,所以屠杀就发生了。
但是,我对这个解释不敢苟同:第一天没有丈夫被杀死不能作为“对方知道自己丈夫不忠”的充分条件!因为有可能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A以为‘B在第一天没有拿到自己丈夫不忠的证据’,同时B也认为‘A在第一天没有拿到自己丈夫不忠的证据’”,而根据上面的条件(2),没有证据无法下手!
所以,由于有这种情况存在,导致B不能以“第一天A没有杀死自己丈夫”为B丈夫不忠的证据!同理,A也不能“第一天B没有杀死自己丈夫”为A丈夫不忠的证据!——最起码丈夫应该会这样为自己辩护:“你怎么能够因为A(或B)没有杀死她丈夫就说我不忠?也许A(或B)还没有找到证据下手啊?”
这里正是因为老太太只是指出”至少有一个丈夫不忠的事实”,而没有明确指出哪一个不忠,导致一切都是建立在推论的基础上,所以实际上是证据不足的。妻子们最多只能无力地说:“至少有一个不忠是事实!不是你就是他,但是他没被杀,所以你要被杀!”——是不是太强词夺理、荒谬可笑了?
引申一下,怎么可以“以有没有被杀来判断是否不忠呢”?那不是历史上都没冤案了,也没有漏网之鱼了——判了就是有罪的,没判就是没罪的……
*****特别注意,我并不是说A、B一定不能想到“对方没杀自己丈夫,是因为知道另一方的丈夫不忠”,我的意思是不能确定是这种情况,这种情况只是可能。而一旦不能确定,推导就有问题了。
我的疑问是否有道理?或者是否已经太过偏颇,脱离了博弈论的范畴?还是我对原帖“这里是女人掌权,女人对一切事务说了算。”的精神没有领会彻底?
请高人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