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寻找中国的巴菲特式公司( ‘ 伯克希尔哈撒韦式'),但是,很难找到完全达到巴菲特标准的公司,过去更多的关注类似巴菲特的公司,象保险公司,银行,投资性公司,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疑似但不神似,最近和一个美国留学生聊天,他启发了我。我们寻找的不应是形式或是内容,而应是符合他的精神,并且经过了历史的检验,从数据与实践来看支持这一精神。要发现 ” 具有中国特色 “ 的巴菲特式企业。可能方法不同,但结果却一样,虽然行业不同,但手法很类似。
看看万科的历史与数据。
1991年1月29日,收盘价:14.58元。市值:6亿
股本数:
4,124.688万
首年利润:
700万
2009年7月29日
收盘价:13.20元。市值:1451亿
股本数:1,099,521。002万 利润总和:166.38亿
总分红数:9.3亿。
18年来:市值增长241。8倍,股本数增长:266。6倍
利润增长:240.5倍。分红总额占利润总额为5.6%。
2009年7月29日的复权价为:940.33元。
18年增长66倍.赚取了28个万科。最高复合价为:1740元,16年增长120倍。
从万科的发展来分析,他采取的策略是,利润不分红,利用赚取的利润留成,进行再投资。也就是获得资本市场的 “ 融资----买地-----配股----送股---再买地---再配股--再送股 ” 。不停的滚动,使公司控制的资本越来过高,留成利润通过再投资获得高额利润。象滚雪球一样,不停的滚动。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策略:不分红,不配股,不停的再投资。42年市值增长了9000倍。
当把钱交给了品德好,会理财的公司,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会给我们赚取丰厚的回报。
万科应该是中国地产业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式"的公司。万科为什么有很好的股价,本质还是它善于赚取利润。18年能够赚取240倍利润,在中国也算首屈一指。当然,如果万科更善于利用地产周期投资,王石少爬点山,多研究点城市化,在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城市化进程的中国,恐怕万科有机会成为万亿市值的大公司。
"伯克希尔哈撒韦式"的公司,究其本质就是善于利用低成本资金,善于利用利润留成.其精神实质就是资本的复利增长加投资标的物的升值。复利+升值=超级利润。这种双引擎的投资,具有无法想象的资产增值能力。而大部分投资只具备其中一个属性,比如:投资制造厂,投资虽然有很好的利润,但所投厂房设备却往往随着时间在贬值。而优秀的企业家就是善于发现这一机会。巴菲特和李嘉诚精通此道,所以他们能够获得难以想象的超级利润,精通此道的商人,最后都成为了伟大的企业家与商人。
学习巴老与李嘉诚的投资决非象有些人所认为的那么简单,它里面充满了两位老人自己都没有说出的哲理,但却包含在他们的实践过程之中。赚一次钱是偶然,赚十次钱是聪明,赚一辈子钱决非常人理解的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