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7月31日电---中国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官员徐连仲周五撰文称,目前中国还不必担心通胀,应坚持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
但徐连仲也指出,对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全球流动性泛滥等现状,要有长远的应对策略和处理预案,提防最终通胀上升。
徐连仲在《中国证券报》撰文称:“我国当前价格运行的主要矛盾是价格下降而不是通货膨胀。”他指出,短期内价格下降的趋势不会改变。
他说:“在经济复苏尚未确认的情况下,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不应受到所谓通胀预期的影响和干扰。”
徐连仲指出,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变化主要决定于食品价格的变化,而目前食品价格面临较大的下降压力。
他预计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仍将下降1.0%以上,四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可能由降转升,但幅度将十分有限。
他说:“如果不出意外,全年平均价格将出现0.5%或者更大的降幅。因此从居民消费价格的涨幅变化来看,今年价格运行的主要特征是下降,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本周稍早人行一份报告指出,随着经济逐渐复苏,居民消费价格可能反弹。
转自:
http://cn.reuters.com/article/chinaNews/idCNCHINA-22262009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