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里雅宾斯克的锻压厂乍看上去像是文物古建。工厂大门旁边的布告记叙了1941年从莫斯科疏散出来的数百名男女工人如何在严酷的寒冬中白手起家修建起这座工厂。走进宽大的厂房,墙壁上列宁像和神态坚毅的无产阶级工人的画像依然凝视着辛勤工作的工人们,在人们头顶上方悬挂着一条红色横幅,上面写着:“光荣的工人阶级!”
然而近来,这座工厂倒更像是管理智慧的展台、而不是社会主义工业的典型代表了。自去年夏天以来,这座工厂的汽车零配件及其他锻造金属产品的销售额已经下跌了一半,而且员工队伍也从过去的4400人缩减到现在的3500人。但是26岁的首席执行官安德雷·加尔通认为,全球经济危机带来了提高生产力的机会。今年他正在增添新的生产线,命令所有部门把成本削减15%,并且要求员工竭尽所能杜绝一切浪费现象,谁的点子最好,谁就能获得300美元奖金。“最终生存下来的将是那些有效率的企业,”加尔通说。
尽管俄罗斯最近的经济增长率超过了7%,但是它的工业与苏联时期基本上没什么差别。据莫斯科的管理咨询公司战略合作伙伴(Strategy Partners)统计,俄罗斯工厂的生产效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6%。多年来,充满活力的国内市场、居高不下的石油价格以及从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垄断地位让这些庞然大物依然在商海徜徉。但是其中一些公司如今正在发生变化。
以车里雅宾斯克的锻压厂为例:它仍然是俄罗斯唯一一家为乌拉尔(Ural)卡车生产巨型车轮的公司。而且在前苏联解体后的许多年里,这家工厂几乎没有其他客户。在2005年,曾担任过工厂工程师、现在是工厂老板兼杜马议员的瓦列里·加尔通把大权交给了21岁的儿子安德雷。“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年轻的加尔通说,他获得了车里雅宾斯克南乌拉尔州立大学的管理学学位,但是几乎没有任何实际经验。
加尔通最先做出的决定之一是削减工厂对乌拉尔的依赖。他寻找尚未开发的市场,并且增添新产品,如铁路行业和石油行业使用的零配件——事实证明,此举非常及时,因为去年年底乌拉尔的销售额开始下滑。起初,吸引外国人关注其产品的努力并不顺利。加尔通说,2006年戴姆勒公司的一个代表团认为他最好把工厂拆了重建,但他坚持走自己的路。今年工厂的出口额有望达到销售总额的8%,而去年还仅为2%。他计划到2011年把这个比例提高到50%。
走进工厂车间,你根本想象不出世界正经受着经济危机。工人们骄傲地展示为德国传送带生产商Koch生产的金属铰链。今年4月,工厂与德国ZF公司签署了合同,该公司为宝马、奔驰等公司生产变速箱和其他零配件。这些俄罗斯人将生产卡车变速箱。“最重要的是,我们现在生产的零配件种类越来越多,”工厂的部门负责人亚历山大·戈尔库沙卡说。
统揽全局
工厂的进步主要归功于加尔通要与全球改善协会(Kaizen Institute)开展合作的决定。后者曾经推广过丰田汽车的生产方法,并且拥有福特汽车和洛克希德-马丁等客户,它在车里雅宾斯克的锻压厂找出了许多效率低下的问题。来自得克萨斯的布莱恩·塞勒是全球改善协会的高级顾问,他从2007年开始为这家工厂提供咨询,他说他首先注意到的是堆放在地面上的半成品。工厂原先的组织原则是“让各个部门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塞勒说。如今他建议设立全厂的目标,而不是为每个员工设定生产目标。
工厂的规划设计迫使工人不断走下生产线去拿零配件。加尔通仅仅通过重新组织生产流程,就成功地把部分生产线的生产效率提高了50%。如今,他开始在财务、销售以及其他办公部门推广类似的做法,这些部门因为不必要的文书工作浪费了大量时间。
这种现象在俄罗斯非常普遍。“人们以为,汇报的越多,对局势的掌控就越牢固,”大型联合企业Basic Element的副总经理康斯坦丁·阿基莫夫说,“而日本人只向上级汇报问题。”37岁的阿基莫夫获得了芝加哥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在彻底扭转了俄罗斯最大的商用冷藏柜生产商Poliar的局面后,获得了管理奇才的称号。他通过确定生产瓶颈并发掘出最赚钱的产品,使公司的营业额翻了一番。“俄罗斯最大的问题是:人人都很忙,可事实上也许只有一个部门需要辛勤工作,”阿基莫夫说。现在,他正设法在Basic Element推广同样的战略。
对许多俄罗斯工厂而言,现在改革可能为时已晚。回到车里雅宾斯克后,安德雷·加尔通乐观地预计那些反应迟缓的对手将纷纷破产。“一些公司始终无法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他说,“它们迟早将被淘汰。”
俄罗斯需要的可能正是这样一场淘汰赛,以清除那些遗留下来的工业缺陷并让有活力的公司获得成长的机会。“这场危机有利于我们提高效率,”咨询公司战略合作伙伴的执行合伙人亚历山大·伊德里索夫说,“如果你想生存下去并且在危机中变得更加强大,你就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