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25 7
2009-08-01
 香港《文汇报》今日在“要闻”栏目刊发报道称,胡润研究院在上海发布内地六大城市新贵族消费门坎报告。报告显示,北京新贵以年消费8700万元居首,其后依次是上海、杭州、深圳、成都、沈阳。中国目前有5.1万名富裕人士具备这样的消费能力。(7月31日中新网)  报告称,消费门坎是富豪们追求精致生活方式所需要的成本(不包括个人任何其它投资),根据富豪们当前固定资产总值和消费总额来确定。
  这个报告是否确凿,鄙人不想深究,但新贵们有钱,舍得消费,恐怕不会假。难怪开发商任志强要说:“中国人太有钱了,房子太便宜了!”其实,此话太不靠谱,应该说中国少数人太有钱了,在他们眼中房子太便宜了,而绝大多数中国人则“很差钱”,所以才认为房价太贵,只好望“房”兴叹。
  老实说,在拥有13多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内地有5万富豪,并不多,应该越多越好。只要他们勤劳致富,钱来得正正当当,明明白白,谁也无权干涉,更不能害“红眼病”,甚至劫富济贫。不过,内地新贵们的消费水平,倒确实有些令人吃惊,你看每人年花近亿,其中买房装饰就占了一半。我幼稚地想,这是否是拉动房价的一个重要原因?听说还有这样的情况,一些新贵见有高档房子就买,以至处处有“行宫”。有钱人囤房,这是否是造成房子供不应求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对开发商、对拉动内需来说,无疑是件大好事,但对那些房奴来讲,并非是什么福音。
  我国仍是个发展中国家,尽管综合国力大有提高,人民生活大大改善,但远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农村未达温饱的贫困人口至2008年还有1487万。我之所以突出这一点,旨在强调消费水平宜乎也要符合国情。国内国外亿万富豪有的是,但人家也不这么大手大脚啊。沃尔玛掌门人现任董事长罗布森·;沃尔顿是沃尔顿家族的第二代,目前他仍住在自己的故乡小城纽波特。尽管已贵为全球富豪,但罗布森仍深居简出,过着与美国蓝领工人一样的简朴生活:开的是一辆老式拖车,而且每次理发只花5美元,这几乎是当地最低的理发价格。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的个人资产多达31亿美元,却极崇尚节俭:用的肥皂剩下一小片,还要粘在整块上继续使用;每天做健身毛巾操,一条毛巾用了27年。他在台塑顶楼开辟了一个菜园,母亲去世前,他吃的都是自己种的菜。这些人看上去是些吝啬鬼,但搞起慈善事业来都非常大方。
  古话说:“惟谦可以养德,惟俭可以守家。”节俭是一种美德,即使豪富得可以,也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因为这不仅对自己立德修身有利,而且对子孙后代的健康成长也极有好处。我这么说,决不是向内地的新贵们出难题。宠爱自己,享受生活,本无可厚非,但一定要适可而止。
  英国作家哈代有句名言:“富足本来不在数量本身,而在于取与予的比例。”(《还乡》)一个人即使拥有金山银海,但如果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回馈社会,并不是真正的富足。难怪俄国大作家屠格涅夫强调:“感恩——这是债务。人人都要偿还自己的债务”。(《引向爱情的路》)如果钱多得确实用不了,我倒主张,完全可以学学那些颇热衷于慈善事业的富豪,向社会、向那些还在贫困线上生活的人们多献一份爱心。事实上,新贵族中不是没有慈善者,但愿爱心队伍越来越大。要知道,哪怕是很小的施舍和恩惠,对受惠人也是很有价值的。
  新贵族们,豪华消费能否悠着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8-1 19:08:43
讲的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 19:11:30
很有见解~~~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 19:26:01
中国的新贵们花钱是很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 19:30: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8-1 20:44:58
宠爱自己,享受生活,本无可厚非,但一定要适可而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