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特色专业介绍_农学_专业课程介绍_专业排名_就业方向
一、基本情况
农学专业是我校的传统和优势专业,1940年国立中正大学创办时开始设立,196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年被江西省ZF批准为省级重点专业,1991年被江西省教委确定为重点装备专业,2002年被江西省教育厅遴选为江西省首批品牌专业,2007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作为支撑本专业的两个主要二级学科分别于2003年和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作物学一级学科于201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本专业现有教师28人。其中教授和研究员12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18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江西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4人,江西省跨(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或培养对象)8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水稻遗传育种教学团队为省科技创新团队。
本专业拥有包括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超级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内的高水平科研平台,科研教学用房5100㎡,仪器设备总值近2000万元。建有国家级植物生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海南育种中心,拥有江西省产学研三结合示范基地/江西省技术创新示范基地“作物遗传改良和良种示范基地”,建有作物标本馆、作物展示馆、作物标本园以及150余亩的校内试验基地和网室、温室等完善的配套设施,与美国、澳大利亚、荷兰、日本、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国内有关单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二、专业成就
本专业教师科研力量雄厚,2006年以来,共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省(部)级以上项目50余项,实际到帐经费2500余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7项,培育了我省第一个超级稻品种——“淦鑫688”,目前已有3个水稻品种被认定为农业部超级稻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2000余万亩,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9部。
农学专业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积极参加各项学科学术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践,使所学专业知识得以运用,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加就业核心竞争力。近三年来,农学专业学生获得省级奖励7人次,校级奖励131人次。
本专业1962届毕业生、水稻育种家颜龙安于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历届毕业生中,担任过县委书记、县长等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有100多人,在国外获终身教授职位有20余人。江西省内大部分乡镇现任和历任党政领导中都有本专业毕业生。
三、专业招生就业情况
本专业招生人数稳定在100人左右,招生形势良好。本专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以南方作物生产为区域科研实践特色,以产、学、研相结合为人才培养特色,以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实行研究型学习为教学特色的三大特色办学模式,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毕业后能较快适应工作岗位。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践技能,受到农业生产和管理部门的高度评价,历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